瓦片,可是中国古建筑最最基本的构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的住宅,其屋顶上必有瓦片,只不过这瓦的材料不同而已,有普通的青砖瓦,更有等级最高的琉璃瓦。
瓦片,帮人挡风遮雨,让住在其下的人感觉到温暖和踏实,它们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屋顶上,其中,有“两种瓦片”是最为有特点的(如下图)小伙伴们看着上面这张图是不是很熟悉呢?这“两种瓦片”几乎在所有的屋顶上都有,一般位于屋檐的最前端。
那么,它们叫什么呢?这个叫“瓦当”。
而这个叫“滴水”。
“我叫瓦当,我爱打扮!”瓦当和滴水是咱们古建筑屋顶构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咱们先说说“瓦当”。
据史料统计,这瓦当最早在西周时候就出现了,而后在春秋战国时,逐渐出现了各个诸侯国的特色瓦当,比如齐瓦当,秦瓦当,魏瓦当等。
为什么会出现瓦当这个东西呢?咱们古人一般造东西都是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而后才会去考察它的美观和装饰作用。
对于瓦当,主要是由于建屋顶时,筒瓦层层叠叠的码放在一起,当码到屋檐最顶端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空当,如果没有一个遮挡挡在前面,那雨水必然会侵蚀整个屋顶,也许还会漏进家里,因此,古人创造性的在最顶端的瓦片空当处遮上了这么一个半圆形或圆形的瓦片,故名“瓦当”。
瓦当由于处于屋檐的最前方,而且有一个半圆形或者圆形的面,因此,这里也是古代建筑师发挥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地方。
比如齐国的瓦当:瓦面上经常绘制树,也许是源于其对于树木的崇拜。
像汉代的瓦当,就会写上各种吉祥话: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
“我叫滴水,我也爱打扮!”瓦当一般位于屋顶上方,而和他同为孪生兄弟的滴水就位于屋顶之下了(如下图)粗粗看起来就像一条舌头。
这滴水,物如其名,就像一个水滴一样挂在屋顶之下,据史料统计,它的出现比瓦当略晚,最早的实物出现在南北朝。
那么,这滴水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防止雨水的回流:一来,防止雨水对檐椽的侵蚀以及雨水渗入屋内;二来,这个“滴水”让落在屋顶上的雨水只能顺着它滴下,让雨水只落在屋檐正下方的有限区域内,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台基的冲刷区域过宽,保护台基平整和墙基的稳定。
当然啦,滴水因为也有一个三角形的断面,故而也成为了设计师们发挥的空间。
有在这区域雕刻上花鸟鱼虫的,还有富贵吉祥图案的。
瓦当和滴水,就像两兄弟一样,一上一下的保护着建筑物,细节处见功夫,就这两小东西的发明,真真见证了咱中国伟大的建筑师们无比NB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