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最深的印象便是洗澡了。
七十年代的农村,还都是些土坯房,一家几口人都挤在两间或三间的土坯房里。
那时的街道院落大多都是土 垃地,根本没有一点水泥的痕迹,晴天是一路厚厚的尘土,若是到了下雨天满街满院的都是稀泥巴,没有胶鞋雨鞋,一下雨就光着脚丫满街的跑。
夏天的雨后,就有了我们玩耍的天堂——村中的大坑。
雨后坑里们水就满了,放学后小伙伴们都聚集到那里,足有二三十人。
这是个三角形的坑,坑的东沿和北沿是高大的柳树,有几棵是斜着向上长,柳条垂下来都快要够到水,象是口 口渴了要喝水似的,几乎把坑给遮严实。
坑的南没有树,阳光照到水面上把水晒的热热的。
西边的坑角是水口,雨水从这里淌到坑里汇集了一汪孩子的乐园。
放学后象是接到命令一样,我们都脱光光衣服,伞龄大一些的就爬到那几棵斜着树上,从树上一头扎进水里,比赛看能在水下呆的时间长,游的远。
一轮过后游的近的和在水下 憋气时间短的就要接受惩罚,倒数第一的由两个人一人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胳膊,另一只手就打他的屁股三下,倒数第二名打两下,倒数第三名打一下。
然后再接着来下一轮。
年年龄小点的就在坑的南沿上泼水,把坑沿泼上水,再爬上去把斜坡上抹上泥,再泼上水,滑道就做好了。
从上沿滑到坑里,规则是要上面跑起来,到了坑冷的斜坡要跳起来落到斜坡上再滑到坑里为赢,跑到坑沿坐下来滑下去的为 输。
惩罚一样,倒过来第一第二第三,也是由两人抓住胳膊打三下,两下,一下,也有不认打的,那就用四个人抓住胳膊,腿,架起 扔到水里,想逃跑的抓住惩罚翻倍。
玩上几轮都要下水洗干净之后,从坑里上来,背对背站成两排,检查谁的屁股打红了没,如果是打的最红的那个要再加罚一次,打完后也可以退出游戏,退出的人是要被嘲笑的。
这时拍着巴掌嘲笑起哄是最热 闹的时候。
慢慢的退出来的的越来越多,坑中间漂浮着两段柳树又把我们吸引过去。
两段树本上堆着满满的人,本事大的、年龄大的有站在上面的,也有骑在上面的,小的没本事的就 趴在木头上 撑船。
围着坑要划上几圈 ,还不停的打闹嬉戏,划着划着,就有引头的站在木头上往水里跳,接下来就是一个一个的鲤鱼跳龙门。
玩的尽性了,所有人都要把身上洗干净,不能不能留下一点洗澡的痕迹,要不然回到家后,大人也要打屁股。
无拘无捒的水中戏耍,给我成年后带来无尽的回忆,现在的梦中还经常遇到那欢乐回忆,那份甜蜜在梦境中时时挂在我的嘴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