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国家宝藏》后,一直对故宫博物馆的《千里江山图》念念不忘,中国历史上的名画数不胜数,小编斗胆来给大家整理一下十大传世名画。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局部 宽27.1厘米,长572.8厘米。
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该卷是虽然是宋摹本,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 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也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也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幅名画。
小学课本有提到,日常中很多妈妈也尝试用该题材绣一幅十字绣。
在长大5米多的画卷中,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
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下卷 纵33厘米,横636.9厘米,下半卷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半卷(又名《剩山图》)收藏于浙江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在2011年可谓是沸沸扬扬,大陆、台湾合璧展出,引人驻足。
之后又有同名电影《富春山居图》上映。
《富春山居图》 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该画历经多人收藏,经明代吴洪裕之手时,差点被焚毁成为陪葬品。
也因此被火烧毁一部分成为两段。
后来乾隆年间流入清宫,却被乾隆认为是赝品。
之后战乱下半卷被运到台湾。
上半卷经吴湖帆割爱献出。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局部 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
是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 ,亦称"天门四杰"。
仇英的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该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
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清·郎世宁《百骏图》《百骏图》局部 纵102厘米、横813厘米。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趣的是此图为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做。
可以说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巅峰。
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当时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
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
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
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 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该图也是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
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宫乐图》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唐·韩滉《五牛图》《五牛图》 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
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用笔之细,描写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可呼之欲出。
它的珍贵还在于,中国古代留存今世的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五牛图》堪称孤品。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纵28.7厘米,横335厘米。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局部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国青绿山水画作品的巅峰之作。
也是此次《国家宝藏》节目故宫推选的三国宝之一。
该画曾作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舞台元素之一。
在节目中,仇庆年老先生为我们展示了画中原料的珍贵之处。
该画无愧于国宝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