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做法(一)桁檩桁檩是古建建大木四种最基本的构件(柱、梁、枋、檩)之一。
“桁”与“檩”,名词不同,但功能一样。
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檩”称为“桁”,无斗栱大式或小式建筑则称为“檩”。
也就是说,桁与檩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正搭交桁檩如图4-41所示。
图4-41 正搭交桁檩90°搭交桁檩如图4-42所示。
图4-42 90°搭交桁檩(二)扶脊木叠置于脊檩之上,承接脑椽并栽置脊桩的构件称为扶脊木。
它的主要作用是栽置脊桩以扶持正脊,故名扶脊木。
扶脊木两侧与脑椽相交,在两侧剔凿椽窝,同承椽枋。
扶脊木的做法同硬山建筑,此处不再赘述。
其尺寸按表4-9取用。
(三)垫板参照硬山建筑。
其尺寸按表4-9取用。
表4-9 扶脊木等构件尺寸权衡 单位:斗口二、现代做法(一)桁条①如选用圆形断面,则沿用传统做法,采用木质构件。
②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构件断面设计成矩形断面,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各地混凝土预制件厂家均有成品出售,此处不再赘述。
(二)扶脊木如选用原断面形状,则用传统做法,多数现代做法都因为扶脊木下面是脊檩,而脊檩如采用现代做法即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那么,扶脊木可省略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瓦石结构的处理方法,按照外形尺寸,用C50砂浆M10机砖砌筑。
(三)檩、板、枋三件1.檩檩的现代做法参见第三章第六节相关内容。
2.板垫板的现代做法可预制,也可现浇,但是不易施工,故一般不采用。
若采用预制,其结构图如图4-43所示。
图4-43 垫板的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