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非洲楝 Entandrophragma congoense 楝科(Meliaceae) 非洲楝属(Entandrophragma)木材名称:非洲楝 不规范名称:无地方名称- Tiama(科特迪瓦),- Acuminata(德国、喀麦隆),- Mukusu(乌干达),- Lifaki、Vovo(扎伊尔),- Gedu-nohor(英国、尼日利亚),- Dongomanguila(赤道几内亚),- Abeubegne(加蓬),- Kiluka(刚果),- Livuite(喀麦隆、安哥拉)、- Edinam(加纳),- Tiama-mahagoni(德国)。
树木与分布树木与分布 大乔木,高40m左右,胸径可达1.5m。
本属9种,分布于热带非洲,该种主要从刚果、喀麦隆等地区进口,量少。
木材材性 具光泽。
新材具异味。
纹理略交。
结构细;重量和强度中等;干缩大。
加工容易,握钉、刨光、胶黏性能良好。
略耐腐。
干燥容易,易变形和开裂。
气干密度 :0.56g/cm³木材用途 适用于刨切微博木、旋切单板、胶合板、家具、地板、室内装修等。
可作为sipo、kosipo、acajou的替代品。
树 皮 厚约1cm,质硬脆,外皮棕褐色;具细龟裂纹,鳞片状脱落;易鳞片状落。
内皮红褐色;树皮日晒后易纵向内卷。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略明显。
心材粉红至暗红色,久则成暗红褐色。
边材色稍浅,宽约10cm。
生长轮不明显。
 宏观构造 散孔材。
管孔肉眼下可见,略少,大小中等;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3个,多2个);含树胶及浅色沉积物。
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环管束状。
木射线肉眼下可见,密度中,略宽。
识别要点 外皮棕褐色;具细龟裂纹,博鳞片状脱落。
树皮日晒后易纵向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