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胡同”继续为大家推送一些“错片”——大约在15年前的一些“瞎拍”的照片,前面已发过两辑,看过的朋友都知道,我说的是“瞎拍”是指当年不太会拍、或者拍的不好的照片,甚至有的差点被当废片删除的。
只是年龄大点了,再去回望这些历史瞬间时,突然发觉这些废片尽管称不上什么作品,却也增添了另一种时间的沉淀感。
东栓胡同2号院旧门与标语先来看一张东栓胡同的。
上面这张是2006年2月15拍摄的东栓胡同2号院。
那个时候拍照不太研究美感,就是随手记录下来,当时只是觉得这个门的造型有点特别,但今天来看,越看越有意思,破旧的门,玻璃没几块是完整的,上面还有标语。
也算是一个时代的背影吧。
东栓胡同老墙上面这张也是同一时间的东栓胡同,一面老墙。
墙上有个铁环,当时也不知道干啥的,只是觉得有点奇怪就拍了。
后来才知道,东栓胡同与旧时的马栓有关,附近还有东小栓胡同、西小栓胡同、南小栓胡同、北小栓胡同。
这老墙上的物件恰是一个旧马栓呢,真巧。
不过,这胡同我现在有些年没去过了,不知整修后这物件是否还有保留。
八道湾胡同一角上面这张破旧不堪的小巷,是八道湾胡同。
如果直接让你看照片猜地方,你肯定不敢猜这是在北京。
这的确是2005年的北京胡同。
为什么来拍这个旧胡同呢,也没有什么大宅院,其实是为了寻找鲁迅在京的线索,当时鲁迅就是住在八道湾,貌似就是这个写着“弹花”的老院子。
估计你看到“弹花”两字,就该知道照片有多久远了。
顺便插播一句,上次推送老照片时,有个评论说,本文作者一定是60多岁的老头了。
哈哈,随你猜吧,反正照片够老的。
百花深处东部街景上面这张是“百花深处”。
百花深处是北京最知名的胡同之一,就是因为那首流行歌曲导致的,结果“坑”了无数人前来观光。
其实它是真的太普通不过了,2006年6月的这张照片,你就可以看到这巷子普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很真实?!关于这个胡同的更多故事,我之前讲过,今天就不再展开详情了。
东旧帘子胡同23号院内上面这张是2006年2月拍摄的东旧帘子胡同23号院,院子十分特殊,还有两层楼,看起来是很有故事的。
只是那时候研究不深,没去研究院落的来龙去脉。
也许今天它已经消失了,或者已做重新改造。
但愿是后者吧。
片子拍的有些歪歪斜斜,天顶也是严重过曝了,真不好意思,要不怎么说是“瞎拍”呢。
顺口溜上面这是草厂六条的一面老墙。
也是2006年。
那时候草厂还没有被改造,破破烂烂的,这是一面相当不错的墙面了,不知为何还刷了红漆,被一居民当成了黑板报练习书法呢,编个顺口溜还蛮有意思。
不知是不是丢手机了?川店胡同上面这是川店胡同最南端的老墙,地基及屋角的青石板清晰可见,确实是老屋了。
川店胡同距离国家大剧院不远,那片变化的也很大。
现在不知如何了。
草厂五条上面这是草厂五条的孩子与小猫。
李记藤椅店拆迁前最后这张是来自2006年4月,记得当时是传出德内大街要拓宽的消息,为此两侧不少胡同可能因此被“掐头去尾”,所以我赶紧去拍了一些。
上面这个画面是311号院,据说是李记藤椅店的院内场景。
因为处于拆迁前夕,这些藤椅不知是要出售的,还是当成破旧家什处理的,总之传出拓路消息后,很多院落加速了沦落的结局。
不久,它们可能就与大家告别了。
“瞎拍”的旧片还是蛮多的,发现大家对这些“瞎拍”反而比较感兴趣,还有的朋友找到了自己在童年的宅院照片,在评论区贴图,特别感谢!也欢迎继续贴图,我抽时间也将贴图一起整理发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