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走进华亭市河西镇建沟村,笔直的路,清澈的河,青砖黛瓦马头墙,一排排精致漂亮的农家宅院,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巷小道……如今的建沟村,已和村民们记忆中的大不一样。
建沟村位于河西镇北部,是河西镇最偏远的山村之一,早年囿于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是河西镇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
如今工厂建在村子里,建沟村华丽转身的背后,在于做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这篇“大文章”。
一个贫困山村的蝶变之路展现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样板有何密码?产业发展有劲头 村民生活有盼头“以前在自家后院养牛,由于地方狭小,我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自从我们村建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我就把牛赶到养殖小区,养殖规模从以前养2头牛增加到16头”。
用土方式养了半辈子牛的建沟村村民张银贵做梦都没有想到靠养牛走出了“牛”路子,奔向了“牛”日子,也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每个棚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在养殖小区养牛既干净又方便”。
看着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脱贫户张银贵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念好“牛字经”、培育“牛经济”,已成为建沟村人的共识。
“我种植药材已经好些年了,今年种植了150亩,药材长势好、产量高,价钱也不错,明年我还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包海平是建沟村的贫困户,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日子并没有将他压倒,他相信依靠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脱贫,凭借多年来的药材种植经验,成立了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并通过种植中药材顺利脱贫。
如今的包海平,早已经是当地有名的中药材种植“明星户”,说起包海平,很多人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他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进。
产业兴,则百业兴。
近年以来,河西镇围绕“做强牛产业、做优药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强化扶持、扩产促销、招商引资上做足文章,推动农业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提标提质提效。
药材种植、肉牛养殖已经真正成为河西镇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有力的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工厂建到家门口 幸福日子有奔头走进河西镇建沟村纸杯加工厂,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定制的纸杯,这是建沟村通过盘活建沟小学旧址,创办的多规格一次性纸杯加工厂,为发展基础薄弱的建沟村探索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托起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致富梦。
李雪琴一边忙碌着,一边高兴地说:“以前一直在外面打零工,现在家门口有了这个工厂,我一天干八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还能挣2800元左右,离家也近,工作也不累,休息时间还能干农活,我感觉在这好的很”。
家住建沟村大河滩的李雪琴,一直在外打零工,没有固定的收入,家里除了几亩地,主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