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货,是丧事的主要饰品,纸做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丧事的隆重程度,也体现了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对过事的重视程度。
甘肃白银靖远北八乡对丧事的做纸要求比较高,做纸师傅的技艺精湛,所做的纸活种类齐全、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优美的纸货才能将丧事衬托的优雅而有档次。
也体现出了本地人对送老人最后一程的重视程度。
做纸有专门的匠人,以前都是请到家里,东家买来所需要的纸才做,现在做纸的匠人都开纸店,提前把各种小件的纸货都做好。
谁家请,需要哪些纸货,用车拉来再补充一点。
匠人来主要就是布置灵堂和绑彩门。
布置灵堂,是匠人到来的第一任务,首先在遮灵帐子正中间贴一个大大的“奠”字,周围贴一些小花花,上面拉几道线绳,上面绑上彩条和花朵,供桌上摆几朵花。
两边挂一对白吊纸,叫护灵纸。
贴一副白纸对联,书写:“灵前不闻昔日语,堂前不见旧时客”,寓意就是在灵前守孝,一切繁杂事务抛于脑后,不闻不问,一心尽孝。
当然各个匠人的风格不同,布置的格式也不同,不管怎样的风格,总体显示出庄重、文雅、漂亮。
绑彩门,一般绑两道,堂屋门口一道,院门口一道,也有绑三道的,在路口再绑一道。
绑彩门匠人一般都用提前焊接好的钢架模型,来时用车拉上,用时套好立起来,上面绑上花圈、彩带、纸花,吊上吊纸,贴上对联。
堂屋前的彩门正中悬挂老人遗像。
看起来严肃、漂亮、大气。
纸货的种类比较多,传统纸一般包括门头纸、金童玉女、童男女、金银山、金银斗、金银库、飞鹤、马、鹿、鹤、碑、铭旌、魄匣、吊纸。
现代纸包括汽车和各种电器。
门头纸,也叫大纸、楼。
门头纸做的是古代阁楼层样式,飞檐画壁、雕刻门窗、风铃吊穗、围栏走廊。
下面吊彩条和行套各六个,中间吊黄钱纸筒一个,内吊黄钱串,一岁一串,多少岁去世就吊多少串。
做门头纸有一定的讲究,不是一样的格式,生前是几世同堂就做几层,一般情况是做单不做双。
两代、三代同堂的做三层,四代、五代同堂的做五层。
现在人们对传统的格式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了,也就有了做四层的。
无儿孙、年轻人去世后门头纸不做楼层,只挂楼层下面吊的这一部分。
金童玉女是接引亡人的,做的时候手持引魂幡。
飞鹤是亡人骑乘飞天的,做的时候背上骑着一名道童,怀里抱着亡人的牌位。
童男女是来侍候亡人的,手里端着盘子,放着茶杯等物品。
金银山、金银斗、金银库用黄白两种颜色的纸做成山、斗和库房的模样。
马是用来骑的,做马的时候要给马上做骑鞍,还有拉马的娃娃。
吊纸是用来装饰的,一般吊在房檐上,增加丧事的氛围。
鹿、鹤、碑是一组,一般不单独做,鹿是黄颜色的,鹤是站鹤,做道场燃灯用。
碑是歌功颂德的,匠人做好后,请专门撰写碑文的老师编撰和书写,家祭的时候读。
铭旌、魄匣是一组,铭旌是女婿出钱买的,样子像一个小房子,下面吊六尺红绸子,绸子上要请懂家书写相关的内容,开吊后挂在屋檐或彩门边上。
如果女婿准备了铭旌,就意味着要举行游铭旌仪式,主家就要准备魄匣,出纸后挂在灵堂。
游铭旌回来孝子要举着魄匣出门迎接和铭镜对接。
匠人做的时候都是做的一组,要铭旌的肯定要魄匣。
根据时代的发展,现在增加汽车、手机、别墅和各种电器。
如果老人去世时,儿媳妇、亲侄媳妇或者女儿生完孩子还没有出月子,说法是老人死在了血池里。
老人罪孽深重,亡魂要在血池里泡一百天。
遇见这种情况,要给做一条船和一个篱笆,让亡人坐在船上,不要泡到血池里。
如果船坐不上,可以坐在篱笆上漂在上面。
丧事做纸,靖远北八乡要求比较严格,按照传统习俗遗留下来的内容去做,当然本文所述的是最全的纸货,现在通过时代的进步,主人对做纸的要求不高了,大多数匠人为了省力省时,就在数量上进行了精减,做工上进行了简化。
不知读者所在的地方丧事纸品都有哪些要求,欢迎评论区讨论。
——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