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成万“患者在家门口的药店,甚至点击手机‘微问诊’APP,就可以远程问诊和接受医师的用药指导。
”四川骏逸富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顿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罗安一边演示,一边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目前公司与全国29个省的170多个城市的药店及上千家医院、上万名执业医师建立了合作关系。
执业医师已累计开具电子处方3000万张,累计接受咨询6000万人次,平均每天开具电子处方7.5万张、接受用药咨询15万人次。
富顿科技已入选成都市“潜在独角兽”企业,目前估值人民币30亿元。
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打造老百姓放心的互联网医药学服务平台!成果:“微问诊”平台利好各方 “公司的创业项目‘微问诊’利好患者、执业医师、药店、监管部门和公司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认同。
”罗安表示。
从患者角度看,因为平台针对的是常见病、慢病复诊患者。
患者完全可以由家门口的药店或社区医院负责治疗,没有必要往大医院跑。
目前公司与全国上千家社区医院、诊所、上万名执业医师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社区医院和药店扎根于居民社区,患者在自己家门口,甚至手机上点击“微问诊”APP就可以“寻医问药”,使平台成为了事实上的“家庭医生”,对大医院的业务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被众多省市称作“民生工程”。
从执业医师角度看,“微问诊”平台的执业医师分为专职和兼职,兼职的执业医师主要来自社区医院和诊所,他们在很多时候接诊量不大,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发挥其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目前已累计开具电子处方3000万张,平均每天开具电子处方7.5万张,相当于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开具处方的5倍。
同时,也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增加社区医院、诊所执业医师的劳动收入。
从药店角度看,“是药三分毒,比如长期服用抗生素不但会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
” 罗安说,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既保证用药安全,还可提高医疗效果。
目前公司与全国29个省、170多个城市的2万多家药店,包括云南一心堂、湖南老百姓、海王星辰、百信药业、德仁堂等药店开展了合作。
目前已累计接受用药咨询6000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受用药咨询15万人次,既提高了药店的服务质量,又有利于药店业务的开展。
从政府监管部门角度看,在“每家药店需配备一名执业药师”政策因为药店成本压力而落空,国家要求“医”和“药”分家的新形势下,平台在解决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药品监管模式的转型升级。
从公司角度看,目前公司的盈利模式为,向使用“微问诊”平台的药店,按双方约定的固定标准按月收取平台使用费。
创业:走出三泰电子“大门”2001年,罗安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后南下深圳,在一家公司从事微电子项目的研发工作,一干就是5年。
2006年“转队”到成都三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业务。
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在三泰电子高层“混”过下半辈子,但不安分守己的基因使他认为,他在传统经济领域的“用武之地”已经较少了,要想有所作为,需要另起炉灶,在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
2014年,已经37岁的他,硬是带领一帮人走出了三泰电子大门,踏上了创新创业的漫漫征程。
罗安表示,“选择‘微问诊’作为创业项目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每年大大小小的医院需要接诊70多亿人次,全国共计45万家药店每年发生的药品零售总额4000亿元,但缺少专业医生或药师对患者用药的指导,存在重大的用药安全隐患。
虽然国家药监部门要求每个药店配备一名执业药师,但受药店成本压力而在绝大多数药店无法实施。
面对上述情况,何不通过“互联网+医疗” 的手段,既可以让药店合规经营,又可以让患者免费获得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于是,罗安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公司,并将创业项目确定为“微问诊”。
不过,罗安坦言,从三泰电子出来后的落差很大。
由于没有钱承租大一点的办公室,20多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办公,通讯基本靠吼。
当然,更为艰难的是,由于平台属于新生事物,不仅患者不了解,药监不了解,药店也不知道其原理、功能和操作。
“药店不愿意与我们合作,其中,我们开拓的一个城市,虽然历经2年时间的努力,仍一无所获。
”罗安说。
“但我们没有放弃,在拜访了监管机构后,我们就一家一家药店去推介产品,向他们耐心讲解平台的原理、功能并现场操作示范,使他们从不了解、不认同,到了解、认同。
”令罗安欣喜的是,创业团队成员没有一句怨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团队成员从第一年的20人增加到第二年的200人,目前已经增加至600多人。
招法:将“平台经济”进行到底 在罗安看来,公司创建的“微问诊”平台具有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普惠经济的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及患者对“微问诊”平台的了解和认同,其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充满了想象。
“除了前述的利好患者、执业医师、药店、监管部门和公司等各个方面外,还有助于破解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死结。
”罗安说,过去,无法对患者的整个医疗过程录音、录像,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无法取证,无法还原事实真相,无法顺利调解。
而“微问诊”则做到了全程录音、录像,医生开具的每一张电子处方都进行了CA签名,实现了整个服务过程可追溯、防篡改。
“截至目前,虽然平台还没有发生过‘医患纠纷’,但考虑到执业医师从事的是高风险职业,谁也不敢百分之百地保证不会发生‘医患纠纷’,因此,公司为每位执业医师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
”罗安说。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
2014年,富顿科技获得了天图资本5000多万元的A轮投资。
2015年,富顿科技又获得了天图资本和部分自然人股东的A+轮6000多万元投资。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也使罗安的创业项目如虎添翼。
公司获得了“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称号,获得了省市经信委、省市食药监局、省市科技厅(局)、成都市商务委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对公司支持力度很大,公司先后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给予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企业上规入库补助和融资补助等。
梅花香自苦寒来。
公司从开始时的远程审方、远程用药指导,发展到了今天的远程电子处方,成为了在远程医疗领域“吃螃蟹者”。
成都市食药监局将富顿科技的“微问诊”平台列为远程医疗的样板上报给国家药监总局,并获得了表扬。
富顿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
为此,富顿科技将继续做大做强平台,目前已经与阿康健康、富士康、科大讯飞和太极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还将上线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同时开拓与健康相关的新零售市场。
记者手记:市场需求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医院每年需要接诊70多亿人次,但长期以来,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像四川华西医院、四川省医院这样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僧多粥少”。
患者不仅挂号难、排队时间长,而且还由于大医院医师工作量大,无法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医疗指导。
而数量众多的社区医院“门可罗雀”、资源闲置。
基于此,富顿科技顺势而为,利用“互联网+医疗”手段,与全国29个省市区的200多个城市的上千家医院、上万名执业医师,以及数量众多的药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将遍布大街小巷的药店办成远程问诊室。
患者在家门口的药店,甚至点击手机“微问诊”APP,就可以获得远程问诊和接受医师的用药指导,从而解决了上述“老大难”问题。
这就是富顿科技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
否则,再好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