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清代历任湖广总督大事年表之嘉庆朝(清朝湖广总督管辖范围)

发布:2024-09-19 浏览:73

核心提示:湖广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简称:湖北湖南总督或两湖总督。因湖南、湖北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所以称湖广总督。乾隆十四年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例授兵部尚书。【嘉庆朝服坐像】顺治元年起置湖广总督,总督府驻武昌,康熙七年被废,九年再次设置。康熙十九年,改川湖总督复为湖广总督,还驻武昌。康熙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总督。光绪三十年起,历任湖北湖南总督兼任湖北巡抚。嘉庆一朝,湖广总督历15任,汉人大臣居多。第一任:勒保(1797年-1798年)勒保(1

湖广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简称:湖北湖南总督或两湖总督。
因湖南、湖北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所以称湖广总督。
乾隆十四年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例授兵部尚书。
【嘉庆朝服坐像】顺治元年起置湖广总督,总督府驻武昌,康熙七年被废,九年再次设置。
康熙十九年,改川湖总督复为湖广总督,还驻武昌。
康熙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总督。
光绪三十年起,历任湖北湖南总督兼任湖北巡抚。
嘉庆一朝,湖广总督历15任,汉人大臣居多。
第一任:勒保(1797年-1798年)勒保(1739—1819)费莫氏,字宜轩,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之子。
乾隆中期,勒保由中书科笔帖式充军机章京。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外放为归化同知。
历任兵部主事、兵部郎中、江西赣南道、安徽庐凤道、库伦办事章京、以兵部侍郎衔充任库伦办事大臣、山西巡抚,乾隆五十二年(1787)署理陕甘总督,不久被实授。
【楚白莲教乱形势图】乾隆五十六年(1791)讨伐廓尔喀时,勒保专门管路西路军的驼马、装粮、台站等事务,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乾隆六十年(1795)被调任为云贵总督。
次年随福康安率领大军讨伐白莲教起义,勒保负责安抚降民,治理军需以功晋封一等威伯侯。
嘉庆二年(1797),调任湖广总督。
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勒保出师四川梁山,乱贼斩杀白莲教首领曾柳,被记为入川第一功,不久转任四川总督、经略大臣,节制川、楚、陕、豫、甘5省军务,首倡坚壁清野之策,令百姓各依山险扎寨屯粮,并团练乡勇自卫。
平定起义后,嘉庆七年晋封一等伯。
十年 ,又赏太子太保衔 。
嘉庆十四年(1809年),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
【勒保墓旧照】次年,因罪降被授为工部尚书,调任刑部,次年外放两江总督,不久再度返京,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先后负责吏部、兵部,后升任领侍卫内大臣。
嘉庆十八年(1813)充军机大臣,兼管理藩院。
次年,以病乞休,食威勤伯全俸。
嘉庆二十四年(1819)病逝,赠一等侯,谥文襄。
第二任:景安(1798年-1799年)景安(?-1822年),钮祜禄氏,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和珅族孙。
乾隆中期,景安由官学生授内阁中书,累迁户部郎中。
后外放历任山西河东道,累迁甘肃、河南按察使,河南、山西、甘肃布政使。
乾隆五十六年(1791)征讨廓尔喀时,景安负责西宁至西藏台站事务,并留藏督饷。
乱平后,擢工部侍郎,历仓场、户部。
六十年(1795)授河南巡抚。
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乱中,景安因筹济恒瑞军饷有功,加封太子少保。
【清朝反击廓尔喀入侵之战】次年,赏双眼花翎,封三等伯。
嘉庆三年(1798)春,擢湖广总督。
次年,嘉庆帝亲政,以景安平乱不力,将其解职,赴四川督办军需。
不久被夺伯爵衔,发配伊犁充军,之后又因冒功罪,被圈禁京城。
七年(1802)白莲教教乱平定后,景安被发配热河披甲。
次年释还,以六部笔帖式效力河南河工。
复起后历任员外郎,承德知府,山西、陕西、福建布政使,江西、湖南巡抚,内阁学士,累迁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二十五年(1820)授领侍卫内大臣,守护昌陵。
道光二年(1822)景安致仕,不久去世。
第三任:倭什布(1799年-1800年)倭什布(?-1810)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乾隆年间由户部笔帖式外任四川理事同知,升保宁府知府。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调任成都府知府;次年,升任四川松茂道。
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赴藏办事得力,赏戴花翎,次年擢升广东按察使,一年后升任陕西布政使。
乾隆六十年(1795)以陕西按察使护理陕西巡抚。
嘉庆元年(1796)丁忧,同年起复署理陕西布政使,兼署按察使,次年升任山西巡抚,一年后调任河南。
【倭什布书札】嘉庆四年(1799)擢升湖广总督,平叛白莲教乱有功,受赏云尉世职。
次年,倭什布平叛不力,被降为湖北巡抚。
嘉庆六年(1801年)倭什布带头捐银救助灾民,加一品顶戴,再度出任湖广总督,不久被经略大臣勒登保弹劾督运军粮延误,致使兵勇抢掠百姓,遂被为笔帖式赴陕西巡抚麾下效力。
嘉庆七年(1802)复起,补授山东布政使,不久官复一品任山东巡抚,次年,升任两广总督,一年后调任陕甘总督。
十一年(1806年),因经略大臣德楞泰屠杀降将案革职,复授笔帖式衔二等侍卫,赴乌鲁木齐办理粮饷事务,后被陕甘总督书麟弹劾其在任时营务废驰,被革去笔帖式。
嘉庆十四年(1809)释回,次年去世。
第四任:姜晟(1800年-1800年)姜晟(1730-1810),字光宇,号杜芗,江苏元和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至郎中。
擢光禄寺少卿,转太仆寺,仍兼刑部行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外放江西按察使。
一年后,返京任刑部侍郎,屡赴各省查办要案。
乾隆五十二年(1787)再度外放湖北巡抚。
为征台大军济饷有功,受到乾隆嘉奖。
次年,因荆州江堤决口,被革职返京复任刑部侍郎。
三年后,再度外放湖南巡抚,奉命为平白莲教起义大军督办军需。
【姜晟像《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嘉庆元年(1796)福康安、和琳先后于军中去世,姜晟奉命以总督衔率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剿抚乱军。
苗疆渐平,驻辰州治善后事宜。
嘉庆四年(1799)和珅倒台,牵扯众多官员,姜晟以失察,被革职留任,后因功加太子少保。
嘉庆五年(1800)实授湖广总督,不久调任直隶。
次年,京畿多雨,致使永定河决口。
姜晟奏报迟误,遂被撤职逮问,发往河工效力。
一年后,第三次被授为刑部侍郎,嘉庆九年(1804)擢刑部尚书。
两年后,调工部,同年以病解任,因在直隶失察藩库虚收,降四品堂官返乡。
嘉庆十五年(1810)在家中去世,时年81岁。
第五任:书麟(1800年-1801年)书麟(?-1801年)高佳氏,字绂斋,满洲镶黄旗,凉州总兵高述明之孙,大学士高晋之子,慧贤皇贵妃堂侄。
乾隆中期,书麟初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后擢升西安副都统,广西提督。
乾隆三十八年(1773)书麟以领队大臣衔随大军征金川,战后图形紫光阁,升任广西巡抚,并署理兵部侍郎。
乾隆五十二年(1787)擢升两江总督。
【平定金川得胜图】嘉庆四年(1799)和珅倒台后,书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正红旗汉军都统,加太子少保,曾多次向嘉庆帝揭发弟弟广兴罪行,因平定云南土司叛乱有功,加太子太保衔,不久升为协办大学士,出任闽浙总督。
嘉庆五年(1780)调任湖广总督,奉命督师剿杀白莲教匪,不久在军中病逝,赠太子太傅,封一等男爵,谥文勤。
第六任:倭什布(1801年-1801年)(详见第三任:倭什布)第七任:吴熊光(1801年-1805年)吴熊光(1750-1833)字槐江,江苏昭文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
累迁刑部郎中,后改御史。
因罪被罢官,在大学士阿桂举荐下,累迁至通政司参议。
因和珅排挤,被外放直隶布政使。
嘉庆四年(1799)嘉庆帝亲政,和珅伏诛。
吴熊光因弹劾和珅有功,擢升河南巡抚,奉命招募新兵,平定白莲教叛乱。
嘉庆六年(1801)擢湖广总督,次年白莲教起义平定,论功行赏,吴熊光加封太子少保。
【吴熊光任两广总督时关于英军入侵澳门的奏折】嘉庆十年(1705)吴熊光调任直隶总督。
时逢两广总督那彦成与湖广总督百龄互参,吴熊光奉命同侍郎托津赴湖北察查处理,遂奏请开通贸易,随即转任两广总督。
嘉庆十三年(1788)八月英军侵占澳门,吴熊光畏惧英军船坚炮利,不敢调兵制止,并奏请与英军开通贸易,因而被革职,发往南河效力,不久造信任总督百龄弹劾,吴熊光随即被发配伊犁充军。
次年释还,授予兵部主事,不久以病辞任。
道光八年(1828)吴熊光重鹿鸣宴(中举60周年),加四品卿衔。
道光十三年(1833)病逝家中,时年84岁。
第八任:百龄(1805年-1805年)百龄(1748—1816)张氏,字菊溪,汉军正黄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因才学过人,颇受掌院学士阿桂器重,乾隆后期曾任山西学政,御史,奉天、顺天府丞。
嘉庆五年(1800)百龄出任湖南按察使,不久调往浙江,历任贵州、云南布政使。
嘉庆八年(1803)擢升广西巡抚,加太子少保。
嘉庆十年(1805)调往广东,后擢升湖广总督,因接留广东奏折被两广总督那彦成弹劾,百龄被夺职,效力实录馆。
【张百龄朝服像】嘉庆十一年(1806)外放福建汀漳龙道,后历任湖南、江苏按察使,鸿胪寺卿,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
十四年(1809)擢升两广总督,剿灭海盗有功,复加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予轻车都尉世职。
两年后,因病返京,授刑部尚书,后改左都御史兼都统。
不久再度外放两江总督,治河有功,十八年(1813)加授协办大学士,依然留任两广。
次年,因失察亏空案,被革去宫衔,罢免协办大学士。
嘉庆二十一年(1816)复宫衔,封三等男爵,兼署安徽巡抚。
同年冬天,病逝江宁,时年69岁,追赠协办大学士,赐祭葬,谥文敏。
第九任:全保(1805年-1806年)全保(?-1807)蒙古镶红旗人,杭阿坦氏,乾隆五十四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乾隆六十年(1795),由热河道监察御史迁任直隶按察使。
嘉庆四年(1799)调任山东省布政使;次年,护理山东巡抚。
【清朝官员图】六年(1801),调任湖北省巡抚。
嘉庆九年(1804),任理藩院右侍郎;次年,授任山东巡抚。
嘉庆十年十一月(1805)改任湖广总督。
次年十月,改任陕甘总督。
嘉庆十二年(1807)因病免职,后逝世。
第十任:汪志伊(1806年-1810年)汪志伊(1743—1818)字稼门,安徽桐城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充四库馆校对,授山西灵石知县。
后调榆次,迁任霍州知州。
在任平反冤狱,擢升江苏镇江知府,调苏州,历任苏松粮道、按察使,甘肃、浙江布政使。
嘉庆元年(1796)转任江西按察使。
次年,迁福建布政使,数月后升任福建巡抚。
嘉庆六年(1801)因病解职。
【汪志伊撰《荒政缉要》】嘉庆八年(1807)汪志伊复起,署理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外放江苏巡抚,在任时赈济灾民,增设书院。
嘉庆十一年(1806)擢升工部尚书,外放湖广总督,在任期间荡平洞庭湖盗匪,疏通滨江河道。
嘉庆十六年(1811)调任闽浙总督。
嘉庆二十二年(1817)因逼死清官被革职,永不叙用。
次年,病逝,享年76岁。
第十一任:马慧裕(1810年-1816年)马慧裕(?-1816)字朗山,铁岭人,汉军正黄旗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
历吏部主事,镇江、苏州、扬州知府,河南开归陈许道。
【马慧裕任河南巡抚时奏折】嘉庆年间,历任陕西、河南等省按察使、布政使,嘉庆五年(1800)升任湖南巡抚、两年后,转任河南巡抚,嘉庆十三年(1808)升任河东河道总督,次年转任漕运总督。
嘉庆十五年(1810)六月,加封工部尚书,九月出任湖广总督。
嘉庆二十一年(1816)马慧裕还京任左都御史,不久转任礼部尚书。
同年去世,追封太子少保,赐祭葬卒谥清恪。
第十二任:孙玉庭(1816年-1816年)孙玉庭(1741-1824)字佳树,号寄圃,山东济宁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外放山西河东道,不久为父丁忧回籍;守孝期满,补任广西盐法道。
嘉庆初,就迁按察使,历湖南、安徽、湖北布政使。
嘉庆七年(1802)擢广西巡抚,调广东。
不久复调广西,奉命察办安南国阮福映篡位事件,奏请改安南国号为越南。
嘉庆十年(1805)复调广东。
嘉庆十三年(1808)因英军占领澳门,孙玉庭被罢官,将为编修,在文颖馆行走。
【孙玉庭画像】嘉庆十五年(1810)孙玉庭外放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不久调任浙江,曾因英国贡使不行跪拜礼将其遣回。
二十一年(1816)擢湖广总督,没多久即调任两江,在其治下,漕漕运畅通,盐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道光元年,加封太子少保衔,授协办大学士。
四年,拜体仁阁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因借黄济运无效,被革职,以编修致仕。
道光十四年,重宴鹿鸣,加四品顶戴,不久去世,时年83岁。
第十三任:阮元(1816年-1817年)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选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
一年后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懋勤殿,迁任詹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外放提督山东学政,著有《小沧浪笔谈》,在山东巡抚毕沅的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
乾隆六十年(1798)转任浙江学政。
【清代画家王学浩绘《阮元小像》】嘉庆三年(1798年)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不久再度外放浙江任巡抚,抚浙近十年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编书撰述不断。
嘉庆六年(1801年)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培养人才。
嘉庆十年,为父丁忧回籍,守丧结束后,任职兵部,外放湖南、浙江、江西巡抚,因捕治逆匪胡秉耀有功,加太子少保,赐花翎。
嘉庆二十一年(1815)调河南,不久升任湖广总督。
任期内修武昌江堤,建江陵范家堤、沔阳龙王庙石闸。
嘉庆二十二年(1816)调任两广总督,在粤期间,严禁鸦片,修建大黄窖、大虎山两炮台,并增兵驻守大虎山、蕉门炮台,曾密陈《预防英夷事略》,却未被嘉庆重视,还设立了学海堂书院。
【阮元画像】道光元年(1821)阮元兼任广东海关监督,严查鸦片走私。
并带头捐银作为学海堂书院建设经费。
道光六年(1826)迁任云贵总督,整饬吏治,屯田垦荒。
道光十五年(1835)返京,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先后管理刑部、兵部。
三年后,以老病退休,加封太子太保,定居扬州。
道光二十九年(1839)去世,时年83岁,赐祭葬,谥文达,入祀乡贤祠、浙江名宦祠。
阮元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文学、数学、天文、地理、金石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第十四任:庆保(1817年-1820年)庆保,生卒年不详,章佳氏,号蕉园,字佑之,满州镶黄旗,大学士庆桂弟弟,尹继善第十三子。
以官学生出仕,任兵部笔帖式,嘉庆六年(1801)以按察使衔分管巡视台湾兵备道;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署理台湾知府,嘉庆十年(1805)回任兵备道,不久升福建按察使。
嘉庆十七年(1812)福州副都统。
【清·黄清河 绘 庆保小像】嘉庆二十二年(1817)九月任湖广总督。
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闽浙总督。
道光二年(1822)十一月任左都御史,次月出任热河都统。
道光四年(1824)十二月,任乌里雅苏台将军,次年转任镶红旗汉军都统,道光六年(1826)广州将军。
道光十二年(1832)致仕。
第十五任:张映汉(1820年-1820年)张映汉(1753-1830)字星槎,号筠园,山东海丰人。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
乾隆时期历任任户都四川司主事,广西司员外郎,后升云南司郎中。
后外放授衡永道道员。
嘉庆五年(1800年)因主持科举考试出现失误被免职。
湖广总督姜晟爱惜其才,推荐其赴川楚军营效力,负责粮草供应,因办理得当,简任湖北粮道,嘉庆十一年后任山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
【山东滨州无棣塔影公园---张映汉故居】嘉庆十六年(1811年)4月出知湖北巡抚。
白莲教事件平息后,他奉旨查拿同犯,安抚百姓受到朝廷嘉奖。
张映汉任湖北巡抚9年,廉洁奉公,关心民情,政体肃然。
再度得到嘉庆帝嘉奖。
嘉庆二十五年(1820)4月,擢升湖广总督。
次年2月,奉旨回京,内迁刑部右侍郎。
8月,又调仓场户部侍郎。
后因霉变豆石案罢官。
道光十年(1830)去世,时年73岁。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额勒登保:满洲八旗的落日余晖,乾隆十全武功最后的见证人(额尔登木图)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