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在新“丝路”开出“绿色、节能”之花2022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有一支“中国队”的身影,他们来自北京。
卢塞尔体育场是至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也是世界上同类型索网体系中跨度最大、悬挑距离最大的索网屋面单体建筑。
体育场的顶点标高和屋顶悬挑尺寸都达到了76米,场内容纳的观众人数多达92400人。
它的外形酷似一只“大金碗”,从高处俯瞰,体育场的屋顶呈双曲抛物面造型,像起伏的马鞍一样在空间中优雅展开,覆盖整个看台结构,屋顶上规律性地设有大量的小突起,在整体上呈现出波涛滚滚的意向。
“碗壁”由上百个金色的三角形幕墙单元组成,金色的幕墙由下及上,一直延伸到体育场上部,与屋顶结构相连。
卢塞尔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内景负责打造“大金碗”骨架的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研究院的朱忠义团队,设计内容包括白色屋顶里的索网屋面结构和金色外幕墙里面的主体钢结构。
如果你关注过2022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冰丝带”,对“索网屋面结构”这个词也许不算陌生。
事实上,这两个建筑都出自朱忠义团队之手。
朱忠义解释说:“索网屋面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索’,它就像是晾衣服的绳子一样,拉得紧了,它就比较直,拉得松了,就下垂的比较厉害,这都和拉绳子的力度有关。
”卢塞尔体育场设计建造过程中朱忠义在施工现场和团队设计人员和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的“冰丝带”相比,“大金碗”有五万多平方米的屋顶面积,跨度大,并由三层索网结构组成,每一层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屋顶。
通过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文化传统和场地特点后,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将主体的支撑结构和周边的维护结构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体育场的轮廓就从原来的330米缩小到309米,钢结构的用量降低了1万多吨,减少占地的同时也节省了造价。
“而在屋面的索网结构优化之后,索的重量更轻了,用钢量只有40公斤/平方米,这些材料在国内加工组装完成后运输到当地,现场不需要焊接,只需要很少数的工人配合机械系统,将索网用少量螺栓连接再整体提升,这对于人工成本非常高的卡塔尔来说,也节省了不少的成本。
”朱忠义解释说。
卢塞尔体育场施工过程中这样一个安全、高效的设计方案最终在国际招标中脱颖而出。
中国设计撑起了卢塞尔体育场的“钢筋铁骨”。
王宇是北京建院第九建筑设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在他看来中国的建筑设计走出国门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通过我们的设计成为当地的地标,能够深刻的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把我们的一些标准、体系、技术甚至产品都带出去。
”同样的环保理念还被运用到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国际标准游泳馆工程中。
援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鸟瞰图援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工程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是中白两国元首亲自商定并关注的重大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是纳入商务部一级管理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千人,建成后将成为白俄罗斯最大游泳馆。
援白俄罗斯游泳馆内景白俄罗斯位于冷温带,游泳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与大型体育场馆间歇性运行特点,屋面采用折线形设计,在没有结构桁架的位置降低建筑高度,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同时,在屋面设置天窗,利用良好的自然采光,大幅降低照明能耗。
为达到高标准建筑节能要求,游泳馆室内及室外大量采用轻型网架岩棉板墙体,该墙体简称“3D板”墙体。
这在国内也属于新型技术。
此外,游泳馆屋面还设置天窗,利用良好的自然采光,大幅降低照明能耗。
结合体育公园设置屋顶绿化是本设计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绿化植被下的屋面温度波动较小,节约空调采暖能耗。
这座游泳馆也是欧洲首个中国绿色建筑案例。
北京建工六建、援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李港认为,这一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为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援白俄罗斯游泳馆施工现场新闻链接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
十年来,北京企业积极发挥高精尖产业和专业服务业优势,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带动“北京制造”和“北京服务”走出去。
而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北京的绿色、节能设计建造理念也在当地生根开花。
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本市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60.6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于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勘探开发重大项目,在电子通信、汽车、清洁能源、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
白俄罗斯明斯克北京饭店是中白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项目,项目完全由我市企业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于2014年建成交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白俄期间下榻于此,这是我国领导人出访国外第一次入住中国人自己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酒店。
投资建设的新加坡樟宜二期新生水工程是新加坡最大的新生水厂之一,占新生水产量的30%以上,运营情况良好,有效缓解当地供水状况。
承建了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印度尼西亚巴厘巴板-萨马林达高速公路等项目,帮助提升当地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有效改善物流网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十年,风雨兼程,共建“一带一路”结硕果十年,勇毅前行,同绘“丝路画卷”谱新篇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截至目前,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形成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年来,北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对外交往、科技创新、人文交流、投资贸易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了切实成效,也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新闻广播推出系列报道《共建“一带一路”的北京实践》。
记者:郭雅婧责编:迟翔宇监制:刘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