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新创客图鉴 | 品物(上海)孙英杰:工业设计,定义未来生活方式

发布:2024-09-20 浏览:23

核心提示:本期创客——孙英杰 孙英杰,品物设计集团(上海)创始合伙人,“上海科技大学讲师”,“中国计量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导师”“中国百强青年设计师”,“上海市高端青年创意人才”,德国红点Redot/IF奖,IDEA,GOOD DESIGN等国际顶级设计奖项获奖设计师。工业设计行业从业12年,于2013年6月,在上海创立了品物设计集团(PER GROUP)上海办公室,与企业,高校,孵化器等机构开展多样合作,为“SIEMENS,ABB,DENSO,GE,SODEXO,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产品策略咨询及产品设计服务,20

本期创客——孙英杰 孙英杰,品物设计集团(上海)创始合伙人,“上海科技大学讲师”,“中国计量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导师”“中国百强青年设计师”,“上海市高端青年创意人才”,德国红点Redot/IF奖,IDEA,GOOD DESIGN等国际顶级设计奖项获奖设计师。
工业设计行业从业12年,于2013年6月,在上海创立了品物设计集团(PER GROUP)上海办公室,与企业,高校,孵化器等机构开展多样合作,为“SIEMENS,ABB,DENSO,GE,SODEXO,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产品策略咨询及产品设计服务,2019年7月份推出了全新设计的西门子智能门锁,轰动行业,2015年为ABB设计的船舶驾控仓获得德国IF奖,同样也创造了像“Tonew智能垃圾桶”,“膳魔师小礼帽系列”,“墨迹天气空气果”“徐汇区行政服务大厅无人自助终端”等众多商业明星产品,并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赫伯格设计与艺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与创新,17-18年推出“brand design language ”及“场景创新方法论”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品物商业创新设计机构成立于2001年,现分别于中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及英国曼彻斯特设立办公室。
公司内部结构分为策划部,设计部,结构部,品牌部四大版块,国内创新工作人员300余名。
集团以为客户提供系统的创新服务为核心,以帮助企业的产品与品牌创造商业价值为核心使命,以“重塑产品与品牌的商业价值”为服务宗旨。
十七年间,品物为全球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客户,提供了近3000例成功上市的产品策略与创新设计服务。
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策略型设计领导品牌”的行业积淀。
新站点:为什么创立品物(上海)?孙英杰:我是在大概11年的时候进到品物(北京),以一个资深设计师的身份进去,很快就做到了设计总监这样一个职位。
品物其实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质,我们叫内部的一个孵化,当我们发现一个真正的好的设计师,他能够去执行落地,能够去开拓新的一片市场的时候,我们愿意把他变成一个合伙人。
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就成为了上海这边的合伙人。
13年的4月17号,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人背着一个包从北京就过来,要开设上海这边的分支机构,那也是一切从零开始。
新站点:品物(上海)有什么新的定位?孙英杰:设计机构一般的传统拓展模式就是copy复制,就是北京一个,上海一个,杭州一个。
在很多的local team里面,他们都是这种做法。
从我11年进入开始有两年时间,品物(北京)正式成立一个新的team,做产品策划。
因为我们发现那个时候所有的工业设计机构,都还是在做产品的外观设计,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基础的事情。
产品策划是我们共同去发现,这个是一个正确的设计方法。
研究两年以后,也是在13年,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已经成型了,可以去孵化一些真实的项目。
所以其实我们上海这边一开始设定的时候,它叫策略研究中心,北京的团队leader过来成为这边的合伙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这样的一个定位,当然这个方法论也在不断演变。
这个方法论指引之下,品物(上海)在上海的设计圈里面,大家的认知也是OK,品物的策略、策划做得还是蛮棒的。
我们传统的设计,一个leader带着三个designer出不同的模型,然后渲染方案,给到我们的品牌方来进行选择。
我们发现其实有巨大的一个风险,因为这三个方案其实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跟柯南里面讲的真相只有一个,正确的设计方向,它只有一个,我们的产品策略最早的雏形就是要把这个方向给修正对了。
就是我们首先要找的是一个定局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之下,我通过不同的设计元素形成A、B、C,3个方案。
这样的话他无论怎么选择,首先能保证这个方向是对的。
新站点:如何理解品物想要通过设计赋予产品生命力的理念?孙英杰:如果一个产品的创新,我们仅仅是base在它的问题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说今天我们的这张桌子,我发现这个高度可能不太够,桌面的面积可能不太够,如果是基于这个问题的层面来考虑,恐怕你能做出来的下一代的桌子,它的生命周期我估计只有一年。
为什么?因为这些问题是大家都在研究的问题。
第二种是什么?我把它问题层面的东西都解决了以后,是不是可以给它增加一些体验层面的东西。
我可能开始加入一些手势的交互,可能我们在这儿聊天的时候,我手势一推这张桌子变成一个屏幕,信息就出来了。
它好像解决的不是桌子的问题,是我们之间交流沟通,包括在这个场景之下,我们如何来交互的问题。
这种产品生命周期,我觉得可能达到个2到3年、3到4年问题不大,但我们其实还没有在这个层面上停止下来。
我们就大概去年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了一个方法论,叫场景创新方法论。
这张桌子我是放在家里面,还是会放在办公室里面,还是会放到公共空间里面。
你会发现我如果从这些角度考虑的话,我首先考虑的其实是未来这张桌子所存在的那个场景,它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形态,另外一种体验,另外一种存在。
做设计的非常有意思,我们是属于创造产品,之所以有产品的生命力,那就是因为在创造之初我们植入了一个什么样的基因。
新站点:如何做场景创新?孙英杰:这涉及到了我们产业创新方案里面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我们叫PEST模型。
我们发现这个PEST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太重要了,我们研究这些东西,最后研究的成果或者说我们定义的是什么?我们定义的是一个生活方式,出行有出行方式,餐饮有饮食方式,居家休息睡眠有睡眠方式。
像比如他们说未来集成灶要跟净水结合,我说我没办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你应该站在未来的角度,五年以后人们的厨房,他需要的集成灶是什么样的,需要你来帮他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你给他提供什么体验?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研究PEST,包括科技的东西,是能够非常好地帮助我们来理解,未来人们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
新站点:在新的模式要求下,品物(上海)如何搭建团队?孙英杰: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接下来可能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经过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刚来上海,有专门的一个产品策略团队,这个团队里面大概有七八个人。
有人是学营销,有人学品牌,有人是学市场管理,大家的知识背景都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做策略的一个团队构架。
品物(上海)孙英杰(右二)我们需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碰撞,来提出一些很好的insight,深入的观点的东西给到我们客户。
落地的过程里面就会碰到一个问题,产品的落地我们还在行,但是其他的落地我们就会碰到一些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落地。
第二个阶段是什么?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所有的consulting聚焦在产品创新上,不具备这种产品思维的人员,就会就裁掉了。
未来如果要继续研究PEST,继续研究一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我们恐怕还要面临重新组建这样一个团队的困难。
社会形态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这些东西都不能完全坐在这里我们乱想,它一定要base在一些数据,一些有理有据的东西上。
新站点:为什么服务大公司同时也开始尝试服务创业公司?孙英杰:我们在17年的时候,接触了几个案子,都是创业团队。
说我们的设计费,可能没有那么多,我们能不能跟你们谈合伙?我们也因此做了很多的尝试。
像Amber出来的充电盒,也是我们以设计入股的方式参加的一家公司。
以前做设计服务,我的设计服务做完这个事就结束了。
但是当我以设计服务,投入一家公司层面的时候,我在做的事情其实是产品管理。
第一代产品应该怎么做?第二代产品应该怎么做?这个事情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点,好像我们跟资本走得更近,跟我们做的产品走得更近,跟渠道走得更近。
设计师其实是关起门来,每天在做的全是画草图,在设计做创新,但是对外面的商业环境我们不是很了解,这个事情会帮我们打开很多商业的环境。
我们服务于大公司会有一个优势,可能设计服务费各方面还不错,劣势是我们能做的事情,永远是他们里面的一部分。
我们价值的发挥程度,在研究的这些方法论、这些创新的东西,没有办法很好地在一个空间内发挥。
但是在创业者这里的话,我们是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创业团队认可你这个的话,他能把所有的资源都调动过来,聚焦在上面,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新站点:跟高校的合作是怎么样的?孙英杰:高校这块的话,我认为不是带有商业目的的这种合作,我来理解的话,就是我们的试验田。
因为创新方法论的提出,到它的运用,到它的成功,这个不是你几个项目就能完成的。
像我们刚才聊到的,像场景创新的方法论,我们一定要去在虚拟项目也好,真实项目也好,不断地去磨合,然后去落地。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去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去完善它。
高校对于我们的价值来讲,应该是在这个方面上。
高校的学生,他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新的思维进来,不再是每天就是在研究一些传统的方法论。
高校的研究其实是聚焦理论的,研究是他的长项。
我们的优势是,我们跟实践走得更近,如果是理论加上实践的结合,高校加上企业的结合,我觉得这会是形成非常好的一个闭环。
新站点:品物(上海)的愿景是什么?孙英杰:抛开整个的集团发展,它的规划,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我其实更愿意保持它的纯粹性。
很多设计机构有去做一些自己的产品,包括我们自己也有做自己的产品,包括我们自己孵化自己的公司。
但品物,设计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要保持它的纯粹性。
设计公司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人。
还有一块研究,就是创新方法论的研究。
设计公司这里的话,价值是商业价值。
因为我们不是要去设计一个产品,我们是要去设计商品。
你这东西要流通起来,要被千家万户用起来,它才有可能有接下来的一些故事。
你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艺术品层面,天天只被我一个人来认识、抚摸,没意义,那也不是工业设计,那是艺术设计。
所以设计公司这里,其实没有特别大的愿景,说要上市要怎么,设计本身的意义,本身的价值,就是要把我们的价值赋予到产品里面,赋予到一个商业环境里面。
可以卖得很好,我觉得就很开心。
新站点:从设计师到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哪些转变?孙英杰:这个其实对我的要求还是蛮大的,我还是一个设计师的时候,我考虑的还是如何做好我的设计。
如果说我是站在一个公司的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恐怕我要考虑的不光是这些问题,还要考虑它的未来的发展。
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未来五年以后,这家设计机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真正需要的设计是什么样子?我们未来一定是做thinker,不是做worker。
thinker就是要求我们的创新的方法论要不断地往前去探索,往前去延伸,然后这样才会更好地引领我们后端的设计。
品物(上海)孙英杰(中)这块来讲的话,我其实要考虑的是比如说合作模式的创新,包括人的问题,我们设计师的问题。
如何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他们,反而我变成了一个服务方,很有意思。
以前我们这个team是叫我们的领导层,我们就反而到了底层,变成了support的一个角色,觉得很有意思。
对我来讲,好好思考一下,我怎么做才能把这家公司做得更好,做得更有竞争力,把我们的设计做的更有竞争力,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对我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新站点:如何不断提升自我?孙英杰:我们其实,整个集团层面会有一些商业培训,包括像现在比较火的一些网上一些课程,混沌的,得到等等。
还有一些跟像《销售与市场》等等这些老牌杂志的合作,它们的背后有很多资源,我们会去接受这方面的培训。
这一定是这样的,如果说我们的整个顶层的理念或者说是理论形成不了一致性的话,这是比较危险的,大家很容易走偏。
我们研究一些新方法论的时候,不断地要去看一些新的书本,一些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关于国外比较新的一些东西,我们都要去接受。
这东西未必是一些已经在书本上很成型的一些方法论,可能在你工作过程里面被用到的一些方法,我们都会非常感兴趣,我会比较关注或者是比较钟情于工具的建立。
我始终认为工具也好,制度也好,它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东西。
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效率,它能够帮助我们规避一些风险,它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进行在正确方向上的创新。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从设计出发,如何炼成无“娱”不欢的时代产品?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