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上,北京东六环通州城区有一段七八公里的路段显示正在施工,但经过这一路段时,眼前却是正常通行的六环和绿化带,让人不禁怀疑是地图标注错误。
实际上,这段施工路段属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由“运河号”盾构机在地下挖掘施工,地面几乎没有感知,目前项目即将建设完成。
据悉,项目完成后,原本南北隔断城市副中心的东六环通州段将改为地下通行,现有的东六环道路改为城市公园。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参加“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探访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
隧道实景 拍摄刘亚洲隧道每80米设有一个疏散楼梯口藏有能通车的救援通道红星新闻在东线隧道内看到,隧道已经基本成型。
中交隧道工程局北京东六环项目项目经理吕计瑞告诉红星新闻,隧道内部结构于2021年10月开始正式施工,设计总长为7341米,截至目前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通车后为单向三车道隧道。
据悉,工程东线盾构隧道采用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国产盾构机“运河号”进行掘进,成型隧道管片外径为15.4米,管片内径为14.1米。
吕计瑞介绍,隧道在安全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隧道顶部每隔60米会有一组排烟阀,排烟阀可以远程控制,如果隧道发生火灾可以就近把排压阀打开,同时调整隧道内射流风机的吹风方向,保证烟雾及时排出。
隧道顶部排烟阀 拍摄刘亚洲吕计瑞表示,在隧道行车道下方设有应急逃生专用通道,隧道每80米还设有一个疏散楼梯口,一旦发生意外,人员可以通过车道边缘75厘米宽的路缘带从楼梯口进入应急逃生舱,由专用车辆通过专用通道运出隧道。
吕计瑞称,这是国内第一次设置可以通行专用车辆的逃生通道。
“当然,我们希望这些设施100年都用不上,永远闲置。
”吕计瑞说。
像操纵游戏机一样通过屏幕控制盾构机工作每天平均推进15米据介绍,该隧道的最大特点是由一台长145米、重4500吨的盾构机挖掘而成。
盾构机名为“运河号”,直径达16.07米,是当时国产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由中交集团为项目量身打造,采用了自主研发和多项国产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突破多项超大直径盾构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运河号盾构机 中交集团供图吕计瑞告诉红星新闻,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在前面掘进,将岩石研磨成碎末加水变成泥浆通过后方管道运出隧道。
盾构机挖掘出空间后,机械臂会把定制的管片放置在隧道壁上,保证隧道稳定。
每天平均推进约15米,相比其他工艺速度提升三倍。
“司机在驾驶室内,面前是个大屏幕,能够实景导航、感知周边环境,司机像操纵游戏机一样通过屏幕控制盾构机工作。
还有其他工人操纵机械臂,像拼积木一样放置管片。
”吕计瑞介绍。
资料显示,该隧道穿越通州城区,包括两条铁路,两条河流,地铁6号线以及众多的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线。
吕计瑞表示,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项目施工难度非常大。
“很多人觉得穿越长江风险大,其实穿长江比穿城区简单很多。
因为江底河床对沉降敏感度不高,但在城区内沉降可能导致房屋倾斜,城区还有管道、地铁等。
”据悉,这项工程做到了地层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内、“零渗漏”等高标准。
通州城区将不再被高速隔断原东六环将改为城市公园据悉,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问题”的标志性工程。
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执行部长查长苗介绍,通州作为北京副中心所在地,一直面临被东六环高速切割成东西两部分的局面,通行不便。
通过这条隧道,把高速公路悄无声息的移到地下,原本分割城市的高速变成了市民休闲的绿地,这就是现代交通技术给城市建设来带的变化。
据悉,东六环改造工程通车后,原东六环改造为城市公园的工程将开工建设,现在的东六环高速和周边绿化带,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园,供市民休闲、骑行、跑步。
被高速阻隔的几条断头路,也将顺利打通,方便市民出行。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实习记者 刘亚洲 北京报道编辑 郭宇 责编 冯玲玲(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