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周末与朋友相聚,一同吃过晚饭后,便在街上一边闲逛,一边聊天。
道路两旁,灯火阑珊,橱窗里透出各式各样的光景,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一家极有特色的茶器店,悄然出现在视线中,与周围的喧嚣有些格格不入,透出一种淡雅与宁静。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店内那面展示墙,各式各样的茶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推开门扉,一阵淡淡的茶香与木质的气息扑面而来,顾客们或低头细赏,或轻声交谈,店内温暖而舒适。
此时的目光,被一位正与店员交谈的顾客吸引,他手中拿着一只精致的盖碗,似乎有着烦恼。
“我逛遍了这家店,发现每一款盖碗都无法做到完全闭合,这是手工制品难以避免的瑕疵吗?”他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店员解释道,完全严丝合缝的盖碗,用起来反而不顺手,留有缝隙才方便冲泡。
日常生活中,大家似乎都习惯性地认为,越能完整适配的物品,才能在使用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然而过于追求完美,往往容易忽视了隐藏在物品背后的使用逻辑与价值。
挑选盖碗时,为什么不选严丝合缝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2》不同于紫砂壶,盖碗没有经过修口这一工序,出现缝隙是正常现象。
茶友们如果有用过紫砂壶泡茶,往往能够发现一个现象。
合上茶盖之后,盖口有着极强的紧密性,似乎没有一丝缝隙,不用手扶着也难以掉落。
这是因为,紫砂壶在加工时,壶盖与壶口之间需要经过精细的打磨和修整,确保接触面的平整度和密封性。
再加上制作紫砂壶选用的泥料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烧结性。
经过高温烧制定型后,壶口的紧密性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而盖碗的制作过程与紫砂壶相比,有着一些差别。
采用传统手工制作的盖碗,盖子与盖碗本体是分开烧制的,也没有经历修口这一工序,更为浑然天成。
再加上盖碗多为白瓷质地,陶瓷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收缩比。
因此,合上盖子之后发现有着一定的缝隙,属于正常现象。
只要盖子不会出现来回滑动、无法平稳放置的情况,就可以正常使用。
太过贴合的盖碗,就算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茶客,用起来也不顺手。
《3》碗口过于密闭的盖碗,反而容易增加冲泡难度。
认为盖碗越合缝越好的茶友,往往是因为害怕极高的水温,觉得只要密封性够强,就不容易烫伤。
然而这一想法反而有些因噎废食,至于缘由何在,用事实说明便不难理解。
准备一只合盖时完全没有缝隙的盖碗,按照正常快出水的冲泡方式试验一遍。
投入5克干茶,注水接近碗沿,保持适合的茶水比例,就可以合上盖子准备出汤。
本应通过盖子与碗口之间的缝隙快速出水,此时却发现碗盖像章鱼的吸盘一般,动弹不得。
这是因为在沸水的作用下,盖碗内外出现了极大的气压差。
从而,碗盖产生了极强的吸力,牢牢地贴在碗口上,难以像之前一样调整开口大小。
一来二去之下,不仅增加了冲泡难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在调整盖碗上。
原本应该将出汤时间控制在5秒以内,由于盖碗无法顺利开口,不知又花费了多少倍的时间。
无形之中,增加了茶叶与沸水的接触时间,导致白茶闷泡现象的产生,茶汤变浓,出现了极强的苦涩感。
再加上调整过程中倘若能出现小缝隙,沸水从中顺着碗壁流出,更容易引发烫伤。
因此,为了冲泡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以及白茶的纯正风味,不选用密封性强的盖碗。
《4》盖碗应该怎么选,才能更实用?有茶友说,挑选紫砂壶时,茶盖越紧闭越好,为什么到盖碗这里就不适用了呢?虽然同为泡茶工具,但紫砂壶与盖碗的出汤方式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同一个标准。
紫砂壶通过壶嘴出汤,茶盖能够合盖紧密,有助于控制内部气压,出汤更流畅,不至于断断续续。
而盖碗需要通过调整盖子的开口大小,有了合理的缝隙,才能够让茶汤像瀑布一般,干脆利落地倒出。
对于碗盖,只要碗口的直径不会超过太多,放置时不歪不扭,合盖时留有一定的缝隙,反而更方便冲泡。
比起密封性,盖碗更应该注重使用时的顺手程度,以及是否能够展现白茶的天然本味。
因此,除了不能太严丝合缝,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材质细腻。
市面上最为常见的白瓷盖碗,就有着这一特性。
不吸香不吸味,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茶叶的原汁原味,最适合用于冲泡白茶。
第二,重量较轻。
有些盖碗采用玻璃制作而成,虽然看起来玲珑剔透,但也有着一定的分量。
这样的盖碗,单手出汤时可能会让手腕发抖,茶汤容易溅出,甚至还有从手中掉落的风险。
第三,方便抓握。
容量过大的盖碗,虽然能够泡出更多的茶汤,但难以用大拇指与中指牢牢扣住碗口。
使用这样的盖碗,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出汤所需的时间,其实110毫升的标准盖碗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兼备以上特性的盖碗,才能在冲泡时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值得各位茶友们选购。
《5》对于盖碗,无需强求其盖口做到完全紧闭,只要用起来顺手,能够充分体现白茶的原有品质即可。
密封性过强的盖碗,即使外表再别致美丽,无法发挥其本职作用,也不值得使用。
就像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类人,平时表现得八面玲珑,在重要场合的发挥,却是一团稀烂。
而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不会对外四处宣扬自己,更偏向于用事实说话。
相信各位茶友们,假如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委派,都不会选择那类只会花言巧语的人。
冲泡白茶时也是如此,茶具不必追求十全十美,真正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