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保定,可能大家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这里是我们的故乡,这里有我们亲爱的亲人朋友,有我们熟知的山山水水,也是游子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但是你真的知道保定的历史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我大保定的前世今生。
大慈阁保定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保定分属于冀州和幽州。
武王伐纣之后,保定隶属于燕侯国。
春秋时期,在保定的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随着晋国的不断向东侵犯保定南部逐步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仍是燕国领土。
战国中期,公元前308年,齐国讨伐燕国占领桑邱(今保定城北10公里处),保定为齐国所辖。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与中山国相约讨伐燕国,自此燕国北部被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辖区。
直隶总督府北魏太和元年,即公元477年,保定设置清苑县,这是保定设县的开端。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即公元928年,保定设置泰州,是保定设州的开端。
北宋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清苑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又是北宋的军事重镇,因此在清苑县治所设置保塞军,也因为处于宋辽交界,设置保塞军和保州,取其保卫边塞之意。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北伐驻保塞半月余,称金台顿。
太平兴国六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
淳化三年(992年),州、县治所迁至今保定城区。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狼牙山金贞佑元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侵,破保州城,保州遂为废墟。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重建保州城,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保州为路治。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辖区与今行政区范围大体相近,历代政区变化多在此基础上调整。
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别名保阳郡。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迁保。
正德十年(1515年),明王朝设保定巡抚署。
崇祯十一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
白洋淀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
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
民国时期,沿清代直隶省建制,留保定府,撤清苑县。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废布政使、按察使各署,撤保定府,恢复清苑县,设范阳道(治清苑),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
民国五年(1916年)9月,置直隶督军署。
民国七年(1918年)改川粤湘赣经略使署,民国九年(1920年)易直鲁豫巡阅使署。
民国二十四(1935年)6月6日,河北省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保定设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保定,为河北省日伪军政首脑机关驻地。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迁回北平。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保定市,为冀中行政公署治所。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为省会,保定市为省辖市;8月9日,保定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同时成立定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保定夜景1958年5月,河北省会迁往天津。
1966年1月,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
1968年2月,省会迁至石家庄。
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
雄安新区概念图2017年4月,保定容城、安新、雄县设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图文整理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