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上官云)曾经有人说,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符号。
他因为《商州三录》等作品知名,如今依然保持高频度的创作节奏。
在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中,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观,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
在贾平凹看来,人生很漫长,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以从容心态应对,也许会有另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曾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好,当时我不服气。
”几年前,贾平凹曾如此说道。
作家贾平凹。
出版方供图他的小说为很多读者熟知,散文则以情感真实、语言质朴自然知名,比如《写给母亲》。
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人生从容》,仍旧延续了类似风格。
这是《自在独行》的姊妹篇,他亲手绘制了封面,选定49篇文章,在书里分享自己从容乐观的人生观,告诫年轻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要奋斗,不要“躺平”。
他如此解释新书的名字:一个人要从容完成各个生命段的事情,小时候就好好玩,当学生就好好读书,工作以后就把工作做好,到老年以后就过好老年生活。
又或者,很多时候不管遇到坏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其实没有办法改变,能改变的是面对它的态度。
这样,对突然而来的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应付。
“漫长的人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也许会有另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
”他说。
散文是贾平凹的写作强项, 随着年龄增长,贾平凹的散文创作风格也悄悄发生了一点变化。
“年轻时的作品,还能摘录出一些幽默的句子,年纪大了,个人体会的东西更多。
老了之后说愁、说苦,是用另一种形式、另一种语调把它写出来。
”他说。
但对于这些作品,他一视同仁,谈不上最喜欢哪个:年轻时写作有激情,年长后写的东西讲究技巧比较少,更多的是对人生智慧的感受,“这是年轻时和年纪大之后写作的不同之处。
”人生经验是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在以往的作品中,贾平凹写到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写过五味杂陈的人生。
他也曾被问到类似问题,“年轻人如何应对焦虑感?”《人生从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