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史上浙一天︱七任传奇社长 造就这天下第一社

发布:2023-02-21 浏览:53

核心提示:“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112年前的今天,四位江南雅士丁仁、王褆、叶为铭、吴隐在西子湖畔的孤山上创办西泠印社。百年之后,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就是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初建印社——研求金石印学1904年夏,叶铭、丁仁等几位嗜印的年青文人常相聚于西湖孤山人倚楼赏印。王褆当时虽不曾同住人倚楼,但他在曲院风荷附近学校执教,近在咫尺,因此也常来此研讨印学。大家在研讨的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
112年前的今天,四位江南雅士丁仁、王褆、叶为铭、吴隐在西子湖畔的孤山上创办西泠印社。
百年之后,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印社”。
“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就是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
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
初建印社——研求金石印学1904年夏,叶铭、丁仁等几位嗜印的年青文人常相聚于西湖孤山人倚楼赏印。
王褆当时虽不曾同住人倚楼,但他在曲院风荷附近学校执教,近在咫尺,因此也常来此研讨印学。
大家在研讨的过程中,想到把各自收藏的古今印章汇集成谱,俾便各存一册在手,取资借鉴,于是有创设印社之设想。
在《西泠印社成立启》这份史料上,明确记载了西泠印社创立的初衷:同道中人,聚集一起,本着继承前人遗产,研求金石印学的志向创立了西泠印社。
“昔乾嘉盛时,则有丁龙泓、金冬心、厉樊榭结吟社于先,钱叔盖、李节贻、释莲衣立解社于后……同人等才惭刻鹄,技陋雕虫,鸟篆蜊文,莫参心画,秋蛇春蚓,自笑指柔,然而尚论前贤,未坠景行之志,盱衡当世,弥殷攻错之求,爰集石交,创兹印社。
”成立印社,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建筑在一定物质基础上,还要物选印社的带头人,制订立社规约等。
1913年,西泠印社创社十年之际,推举吴昌硕为首任社长。
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叶子铭、吴子隐、丁子仁、王子祺会集湖滨,慨然有感印学之将湮没也,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惟印是求,即以为社。
社因地名,遂曰西泠……推安吉吴缶翁长于社。
”安吉吴缶翁就是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当时已名闻海内外的海派领袖,在文章中称自己“社何敢长”,是谦词,也是胸怀。
自那时起,西泠人以风骨与智慧,成就了今人视为奇特的“社长现象”——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曾经有60年没有社长,仅有的七位个个皆为文化巨擘——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
而西泠印社的历任社长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他们几乎不直接插手社务,更多的是社团的精神领袖。
涌现“西泠八家”,“浙派”印学以杭州为核心中国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与书法、中国画,共同构成华夏民族的瑰宝“金石书画”。
金石为印章之别称,现代则称之为篆刻艺术。
对印学及篆刻艺术而言,浙江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西泠印社成立之前,由于“西泠八家”的涌现,遂有了“浙派”印学,而且在印坛上始终有着显要的地位。
“西泠八家”有“浙派”印学都以杭州为核心。
“西泠八家”是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西泠八家,其治印宗汉法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
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他们的篆刻艺术风格又被称为“浙派篆刻”,是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虽称“浙派”,但其辐射远不限于浙江一隅,对篆刻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其治印宗汉法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
西泠八家之首丁敬,自幼家贫,却举“博学鸿词”不就,终身淡薄功名不愿仕宦。
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印社”西泠印社作为一个研究金石的学术团体,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印学社团组织,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自创设之后,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雨山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
发展社友如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等,展开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印社”之盛誉。
浙江新闻+西泠印社七任传奇社长吴昌硕 (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
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
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
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石鼓文,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
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画风,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
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逝后安葬于余杭超山,以梅为伴。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
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
马衡在金石学的建立、石鼓文研究、青铜器研究等诸方面,功勋卓著,是一位有着纯正风范的大学者。
而他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又在抗战期间主持闻名世界的故宫文物大迁移,都是皇皇伟业,不世之功。
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别号假山,又署铁如意馆主。
浙江海宁人。
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
作为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目录版本校勘之学功力极深,特别是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补抄等,皆为文化界抢救遗存的大事。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
浙江鄞县人,居杭。
1979年起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
他的篆刻成就仅次于吴昌硕而印学理论的系统性则胜之,明显体现出篆刻作为两人之间的“主业”与“专业”的不同姿态。
他同时是一位在文物考古学术研究方面极具开创性的大学者,从书法到文学再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均有较大贡献。
其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世有定评。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
1983年起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1993年起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赵朴初虽不以篆刻闻于世,但他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先天地具有文化名人的优势。
而他以一手书法驰名于当代,又让人见识到他“内行”的精湛造诣。
他鼎力完成了西泠印社几代人的梦想: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印学博物馆。
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居北京。
2002年10月起担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
他的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他还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专家,对古代诗画、碑帖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非凡。
启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更是一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小组组长。
以他的身份与威望,表明了西泠印社在中国文化界的“存在”,仅仅限于印学界自身的存在。
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目前定居香港。
当代国际汉学界公认的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学贯中西,博涉古今,通晓多种语言,在传统文史研究和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近东文明以及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精深研究,出版学术专著逾八十种,发表论文五百多篇。
除治学之外,又精通琴、诗、书、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曾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
擅山水与人物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描,于李龙眠、仇英、陈洪绶诸家之外,开一新路。
书法植根于金石文字,行草书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金农、邓石如之长,自成一格。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诗神、诗仙、诗魔、诗鬼、诗佛”,你知道多少?(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