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落地,是我们在品牌设计项目中经常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在项目前期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还是品牌内部针对项目打造方向的讨论中,它一直都是最直观的话题,概念落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到底如何实际地将策略概念落地?子然近期升级的市井火锅品牌麻辣集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麻辣集市品牌成立于2018年,位于新疆库尔勒。
品牌在升级之前只有一家店。
虽成立时间较短,但团队却拥有着丰富的火锅品类运营经验,所以品牌在产品及食材品质的把控上是有足够的信心的。
此次升级规划进军乌鲁木齐市场,面对品牌在乌鲁木齐市场几乎零认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突出品牌特色,打造差异化是核心问题。
要在新疆这样一个美食林立的地域,打造一家四川市井火锅,我们要解决的不止是地理上3000公里的饮食、文化差异。
我们针对“市井火锅”进行了调研分析,目前市场上,定位于市井火锅的餐饮品牌与日俱增,从马路边边到如今的蓉一锅、陈艳红等,均是将时间聚焦到50-60年代,通过供销社、电影海报、小卖部、复古玩具等时代元素营造“市井”氛围,但只做到了还原某一特定时期代表元素,未做到真正意义的市井空间打造,关于市井文化及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状态还原度低,市井氛围并不浓郁,缺少独立风格,消费体验趋同,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
要想打造正宗的市井火锅,我们需要把目光下沉到集市,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从四川来,那就回到四川去;从市井来,那就回到成都去。
所以我们核心要呈现的是老成都巷子里的麻辣味。
首先,我们从品牌名称出发,将品牌名称进行了拆解。
“麻”“辣”分别代指麻椒与辣椒,“集”“市”分别代指集合与市井。
所以,在产品层,我们需要回归到麻椒与辣椒这件事上。
麻与辣属于痛觉感受,相比较酸甜而言,是更能刺激食客形成记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四川火锅如此钟爱的原因之一。
基于此,我们找寻到新疆与四川在饮食文化上的关联处。
沿着麻与辣、新疆与四川的关联进一步拓展,我们发现找寻到新疆与四川在语言文化上的关联处。
品牌打造对于品牌自身而言是一个不断深挖的过程,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找到更底层更基本的直观联系,因为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更容易接受的。
文化的相关性不需要多余解释,大大降低了品牌传播的成本。
其次,火锅因其多样的自主选择性以及热烈无距离感的氛围深受消费者喜爱,而这两种属性恰恰也是集市所拥有的。
我们从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出发找寻更多自然关联性,将集市拆解为集合与市井。
集合之于火锅意味着产品类型多,市井之于火锅意味着热闹无拘束。
产品类型多需要通过产品陈列去呈现,热闹无拘束需要通过空间氛围去打造。
所以我们确定本次升级的核心设计理念:通过旧物件的新设计,打造现代中的烟火气,将市井中的具象元素与文化韵味植入到麻辣集市的品牌体验中。
我们依旧在文化层面去做挖掘,在成都市井中找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在老文化中提炼出堆头、茶馆、竹子、麻将、吆喝、川剧,与之对应的旧物件就是陈列、茶壶、竹椅、长牌、鸣堂、变脸;再从旧物件下沉到新设计,那就是菜品摆放、细节造型、座椅设计、菜单展示、叫卖上菜、转化应用。
·logo 展示·转化及物料应用至此,我们通过对市井文化的挖掘 ,将市井元素充分拆解重组,将旧物件辅以新设计完成了基础构建,接下来我们需要将从市井中提炼出的基础构建元素融入市景,完成“市井”到“市景”的转化。
完成设计元素的提炼,我们需要将元素赋予场景,置入到成都市井当中去。
所以顶层上,需要清楚成都的市井有什么,成都的市井经历了什么;底层上,需要了解我们做的市井火锅,在成都经历了什么。
而关于成都市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成都四门。
餐风栉雨历千年,楼望东河南下船。
丝帛盐茶来往去,巴山蜀水带衣连。
这是成都人关于成都四门的文字记载,四门见证了成都经济、文化、饮食的变迁,我们挖掘成都四门代表性元素,找寻与品牌强关联的信息:东门的牛市口、南门的热盆景、西门的文化墙、北门的古文化。
四门各具特色却也集中表现了成都市景的本来面貌。
我们梳理了东南西北四门历史,提炼代表性的元素,打造专属于麻辣集市的四门文化,并依照时间线进行排序规划:东门买牛肚地点:东门 牛市口时间:1936-1960年牛市口1936年划入成都市,是成都东门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各种耕牛集中交易,生意兴旺,更有商贩当街贩卖牛肚、牛肉。
沿街为市的牛市口农贸市场将长约200米的街摆满。
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东郊工业区,东门从农贸交易集市逐渐成为工厂聚集地及居民住宅区。
南门热盆景地点:南门桥头时间1980-199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位于成都南门桥头的一家火锅店生意兴隆。
严格意义上,这是成都第一家现代火锅,全名叫成都新南门热盆景火锅馆营业厅,当时的火锅还被大家称为“热盆景”。
外摆一坝坝,地盘扯得开,可见当时的热闹景象。
南门见证了成都火锅的发展。
西门穿墙过地点:金沙巷、金沙遗址博物馆时间:2001年西门金沙巷因金沙遗址而命名,太阳神鸟,商周大金面具等金沙遗址文物也成为成都历史文化的代表。
金沙巷墙面多由成都元素涂鸦装饰,整条巷子结合着传统和现代气息。
金沙巷为居民区,这也就意味着墙上的每扇门,时刻都有打开的可能。
西门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北门最成都地点:成都北站、大熊猫基地、荷花池时间:2003年至今北门是成都人最早的生活起点,也是许多外地人来成都的第一落脚点。
建于2003年的成都北站,就像一张成都老旧的名片,诉说着成都的变迁:荷花池、驷马桥、李家沱、曹家巷这些城北老街道,包含了成都最地道的韵味。
北门记录着成都的人间烟火。
品牌名称麻辣集市,品类为四川火锅,细分品类为市井火锅。
因此,在本次空间设计中,我们需要营造出火锅的聚餐属性与空间氛围感,这是本次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需要我们重点打造的是对于市井场景与烟火气的还原。
如何在现代化的空间中呈现出老味道而不流于俗套,是与目前市场上“市井“火锅的核心差异。
我们最大程度地去找寻市井的本来状态:自由、热闹、无拘束。
我们设置了菜品自选区,还原集市的自由感,给予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利用这样的设计进行明档展示,让消费者从观感上直观地感受到产品品质。
营造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去逛市场同样的感受,随便看,随便选,在行走观看的过程中完成了选品环节,也对产品有了直观了解。
同时在空间中搭建了东西南北四门的真实场景,并且结合宣传,保证不同就餐区域的消费者都能够感受到品牌传达出的老成都市井的氛围感。
无论是初创品牌,还是升级品牌,我们在进行策略梳理时,最顶层的应该是如何将概念落地,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变。
标新立异不是不可以,但大的前提是,你的“新”,你的“异”要有迹可循。
如果脱离了文化基础,脱离了底层逻辑,无异于高屋建瓴。
这样打造出来的品牌,外观看着可能很好,但,一推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