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两宋时期(581—1279)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巅峰,并且保持在世界各大文明的领先地位。
同时期的欧洲,正处于中世纪时期(476—1453)。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
的确,中世纪由于野蛮落后的日耳曼民族入侵而出现了社会倒退。
不过,中世纪又同时在酝酿着近代文明,近代的国家制度、经济体系、文化都是从中世纪萌芽的。
了解中世纪,才能够对明清的时期的中西方逆转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本文主要介绍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
一,西欧主要国家的形成 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在其领土上,形成了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勃垦地、盎格鲁萨克逊等蛮族小国。
这些国家存在时间很短暂。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上台后,试图恢复罗马的疆域,于是不断西征,消灭了汪达尔、东哥特等国,使得地中海地区一度成为了“内湖”。
然而,查士丁尼去世后,帝国随之萎缩。
很快,阿拉伯帝国占据了北非、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伦巴地人攻陷意大利,建立了王国。
至此,东罗马的版图萎缩在了东南欧、小亚一带。
能够在西欧大陆一统蛮族小国的是法兰克人。
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了王国,史称“墨洛温王朝”(481—751)。
墨洛温王朝占据了高卢、德意志一带的土地,但由于采取分封制,导致国家很快就陷入了分裂。
687年,查理马特统一全国,推行改革,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
751年,矮子丕平结束了墨洛温王朝,建立了加洛林王朝。
第二代君主查理继位后,经过50多次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包括东到易北河、西到比利牛斯山、南到意大利、北到北海的“查理帝国”。
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极力加强集权。
他将法兰克划分为98个郡,每个郡设置一位伯爵负责行政。
全国设有许多军区,每个军区有一位公爵负责军务;在监察方面,派遣钦差大臣巡视地方。
在中央,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了枢密院,成为皇帝的政务机构。
全国各级贵族和教会上层教士组成贵族会议,以商量国家大事。
这是近代欧洲议会制度的源头之一。
查理大帝还十分重视教育文化,他兴办了宫廷学校(类似于太学)和许多教会学校,下令收集古典时代的文献,形成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
查理去世后,帝国又开始走向分崩离析。
843年,帝国被分成了三部分,东法兰克为德意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