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尖刀”面对火魔勇上一线他是川西林区的“火魔克星”,保护生态安全的“绿色卫士”,从军14年,他默默守护着康巴高原,从普通一兵逐步成长为训练标兵、优秀教练员、优秀共产党员、士官优秀人才和防火灭火先进个人,他就是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甘孜州支队康定中队四班班长,四级警士长——白春。
灭火尖兵:火场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带领官兵在木格措景区开展防火执勤白春常说:“作为森警战士,火场就是我们的战场,保护生态资源就是我们的使命。
”2013年2月27日,康定红海子突发森林火灾,火势迅速向木格措景区蔓延,已经将春节假期让给战友推迟一个月休假的白春,本应背上行囊回家与妻儿团聚,但他毅然放弃休假带领战士攻火头、打险段,连续奋战了4天4夜,用自己的行动誓死保卫情歌风景区。
2月28日下午,火场风向突变,大火瞬间向他们袭来,在2米多高的火头面前,他的防火面罩被烤软了,手背被大火燎起了水泡,可他没有退却半步,带领水泵分队把火头压了下去,情歌风景区保住了,而他却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局部面瘫,评定为十级伤残,至今仍在康复中。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康定地区森林火灾高发期,为了使康巴人民过上安定祥和的新年,每年除夕他都自愿申请去跑马山巡护执勤,这条路他一走就是13年。
入伍以来,他先后参加了汶川“5.12”抗震救灾、康定“11.22”抗震救灾和“9.19”泥石流救灾等应急抢险救援任务20余次,参与处置灭火作战80余次,林政执勤和防火宣传勤务30余次,成为了保护康巴高原青山绿水的“守护人”。
为中队官兵讲述部队发展建设历史水泵专家:玩转灭火机具,宝刀依然未老传授中队官兵水泵维修技能白春常说:“水泵就是森林官兵手中最精锐的“武器”,只有把“武器”弄明白,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战斗力。
”刚刚入伍时,白春对各种灭火机具还一窍不通,但当看到战友们使用水泵高效灭火后,他对这个精锐“武器”瞬间产生了兴趣,为了尽快掌握水泵的操作性能,他不分白天黑夜查阅资料、反复研究,对水泵理论进行全面学习,研究机械构造和运行原理,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他终于熟练掌握了水泵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技巧,还自创了机具维修“望、闻、问、切”的绝技,使中队以前宣判“死刑”的5台老旧水泵全部“起死回生”,就这样从一名“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总队水泵和灭火机具维修的专家。
2017年3月12日,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突发重大森林火灾,支队官兵临危受命,他所在的康定中队奉命拦截火头,保护木绒村寨安全,灭火进入攻坚阶段,串联的3号泵突然发生故障,致使全线瘫痪,凶猛的火势直逼灭火官兵,危急时刻,操控1号泵的白春手脚并用攀爬到海拔高度4000米的故障水泵处,凭借“望、闻、问、窃”四项绝技2分钟内排除火花塞积炭过多、油管进气不畅、化油器堵塞三处故障,水泵再次运转、全速灭火,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全总队的优秀教练员、水泵专家,白春还多次担任总队装备维修培训队教练员,每年防火期前,他都主动请缨到支队所属单位培训机具维修骨干维修保养灭火机具。
入伍14年来,他累计维修水泵和各类灭火机具360余台,为部队直接和间接节约经费100万余元,成为了总队维修骨干的“不老宝刀”。
带着战友挑战自我向终点冲刺知心大哥:战士的成长进步,就是他最大的荣耀与战友们亲切交谈化解思想疙瘩白春常说:“只要功夫下到家,就没有捂不热的石头;只要用心去爱兵,就没有带不好的战士。
”当兵至今,为了提高自身带兵育人素质,他先后学习了《班长带兵指南》《管理教育心理学》等书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专门拜访驻地3名教育学、心理学老师,潜心钻研做好战士思想心理工作的方法和艺术,记录了近10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了180多篇心得体会。
中队一名新兵名叫胡文杰,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优越,但因父母亲关系多年不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使他性格有些怪异,入伍不久就表现出为人孤傲、不爱讲话和怕苦怕累,并坚决要求部队把自己退回原籍,甚至还产生了私自离队的想法。
作为班长的白春得知情况后,便主动多跟他聊天接触,更换床铺与他住在一起,白天带他一起训练学习,晚上和他一起谈天说地,悉心开导,并在点名后陪他加练体能,激励他克服怕苦怕累思想,超越自我、直面挑战。
小胡心情忧郁不想吃饭,白春就亲自给他做病号饭,通过天长日久的真心付出小胡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安心服役,逐步成长为班内副班长。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白春始终秉持新老更替传承的态度教育新兵、帮带战友,在平凡的班长岗位上,先后培养出了灭火机具维修技术骨干50余人,班长骨干28人,士官考学5人,军校提干2人,成为了中队带兵育人的“辛勤园丁”和“知心大哥”。
与中队官兵深入探讨如何面对转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