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第一部分(1)点明主旨,引出读书的话题。
(2)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介绍“我”对《三国演义》之类的书感兴趣。
)(3)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4)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5)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6)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gāng)七十二地煞(shà),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kòu)志》要强多了。
(7)《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8)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写“我”的读书之多,突出“我”的自豪感。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第二部分(2——8)写“我”读书的经历,突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9)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qiǎn)。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kān),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suǒ)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xǔ)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qì)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第三部分(9)写如何挑选好书阅读。
(10)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1)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写“我”对读书的感受以及“我”对儿童的期望,希望他们多读书。
)//第四部分(10、11)总结全文,写“我”的感受,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作者冰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2、课后生字浒hǔ(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水浒、水浒传传zhuàn(1)偏旁:亻(2)结构:左右(3)组词:传记、水浒传着zhuó(1)偏旁:目(2)结构:上下(3)组词:着陆、着力鲁lǔ(1)偏旁:鱼(2)结构:上下(3)组词:鲁国、鲁莽煞shà(1)偏旁:灬(2)结构:上下(3)组词:凶神恶煞、煞星寇kòu(1)偏旁:宀(2)结构:上下(3)组词:敌寇、倭寇卷juàn(1)偏旁:㔾(2)结构:上下(3)组词:试卷、卷轴栩xǔ(1)偏旁:木(2)结构:左右(3)组词:栩栩、栩栩如生呻shēn(1)偏旁:口(2)结构:左右(3)组词:呻吟、悲呻舅jiù(1)偏旁:臼(2)结构:上下(3)组词:舅舅、舅父津jīn(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天津、无人问津斩zhǎn(1)偏旁:斤(2)结构:左右(3)组词:斩钉截铁、斩首限xiàn(1)偏旁:阝(2)结构:左右(3)组词:限制、无限凯kǎi(1)偏旁:几(2)结构:左右(3)组词:凯旋、凯歌葛gé(1)偏旁:草(2)结构:上下(3)组词:纠葛、瓜葛述shù(1)偏旁:辶(2)结构:半包围(3)组词:复述、讲述贾jiǎ(1)偏旁:贝(2)结构:上下(3)组词:姓贾、商贾衰shuāi(1)偏旁:亠 (2)结构:上下(3)组词:衰败、衰老刊kān(1)偏旁:刂(2)结构:左右(3)组词:刊物、周刊琐suǒ(1)偏旁:王(2)结构:左右(3)组词:繁琐、琐碎朴pǔ(1)偏旁:木(2)结构:左右(3)组词:质朴、朴实篇piān(1)偏旁:⺮(2)结构:上下(3)组词:一篇、篇章某mǒu(1)偏旁:甘(2)结构:上下(3)组词:某人、某物3、课后词语舅父jiù fù:母亲的兄弟。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英雄yīng xióng:有抱负、不畏艰险强暴,为民族或先进阶级的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旧指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无限wú xiàn:没有穷尽、没有限量;指无条件的、无始无终的、无边无际的、不可穷尽的。
与有限相对。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述说shù shuō:陈述说明。
厌烦yàn fán:因不耐烦而讨厌。
荒唐huāng táng: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辛酸xīn suān:比喻痛苦悲伤。
访问fǎng wèn:拜访;指进入计算机网络,在网站上浏览信息、查阅资料等。
书刊shū kān:书籍和刊物。
烦琐fán suǒ:繁杂琐碎。
真情实感zhēn qíng shí gǎn: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
质朴zhì pǔ:朴实。
刊物kān wù:登载文章、图片等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
4、多音字的(1)de我的、你的(2)dí的确、的当(3)dì目的、无的放矢(4)dī的士、打的了(1)le走了、快了(2)liǎo了解、知了会(1)kuài会计、财会(2)huì学会、会面几(1)jǐ所剩无几、几个(2)jī几乎、茶几倒(1)dǎo 倒下、推倒(2)dào 倒车、倒掉教(1)jiào 教师、教授(2)jiāo 教书、教人给(1)gěi交给、送给(2)jǐ给予、供给说(1)shuō说话、小说(2)shuì说服、游说分(1)fēn分开、分别(2)fèn安分守己、分内得(1)dé觉得、得到(2)de出得了门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湿了好(1)hǎo 好看、好人(2)hào 爱好、喜好干(1)gàn干部、干活(2)gān甩干、晾干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见着(1)zhe看着、写着(2)zháo着火、睡着(3)zhuó穿着、着陆(4)zhāo着急待(1)dài对待、等待(2)dāi待着、待会解(1)jiě 解锁、解释(2) jiè押解、解元(3)xiè 浑身解数地(1)dì 土地、种地(2)de飞快地跑(修饰动词)看(1)kàn 看见、好看(2)kān看家、看门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作(1)zuò作业、工作(2)zuō作死、作坊为(1)wéi因为、成为(2)wèi为了便(1)biàn 方便、便利 (2)pián 便宜传(1)chuán传奇、传授(2)zhuàn传记、水浒传要(1)yào主要、紧要(2)yāo要求、要挟强(1)qiáng强大、强壮(2)qiǎng勉强、强笑(3)jiàng倔强数(1)shù数学、数字(2)shǔ数落、数不清觉(1)jué 觉得、感觉(2)jiào睡觉、午觉没(1)méi没有、没用(2)mò淹没、出没兴(1)xìng高兴、兴趣(2)xīng兴起、兴旺盛(1)shèng盛开、兴盛(2)chéng盛饭、盛满少(1)shǎo多少、少许(2)shào少年、少女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乐(1)lè快乐、欢乐(2)yuè音乐、乐曲还(1)hái还有、还是(2)huán还钱、还书处(1)chǔ 处置、惩处(2)chù 到处、处处行(1)háng 行家、银行(2)xíng 行走、行人卷(1)juàn试卷、卷宗(2)juǎn卷纸、卷筒挑(1)tiāo 挑水、挑菜 (2)tiǎo 挑战、挑拨砌(1)qì砌墙、堆砌(2)qiè砌末抹(1)mǒ抹掉、抹杀(2)mò抹不开(3)mā抹布、抹桌子吓(1)xià吓人、惊吓(2)hè恐吓、威吓5、易错字词演、舅、宴、浒、凑、煞、罡、寇、衰滋味、消遣、烦琐、栩栩如生、堆砌、质朴6、近义词开始——起始、期待——期望、催促——督促兴趣——兴致、欣赏——赏识、永远——永久独立——自立、消遣——排遣、挑选——挑拣精彩——漂亮、烦琐——繁琐、华丽——奢华浅显——通俗津津有味——有滋有味、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栩栩如生——绘声绘色、索然无味——枯燥无味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真情实感——真情实意7、反义词开始——结束、期待——失望、催促——拖拉兴趣——厌恶、欣赏——鄙视、永远——瞬间独立——依赖、消遣——工作、挑选——淘汰精彩——糟糕、烦琐——简约、华丽——朴实浅显——深奥、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融会贯通、栩栩如生——死气沉沉朦朦胧胧——清清楚楚、真情实感——虚情假意8、文章主要内容写“我”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现了“我”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感情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和感受,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也告诉我们要如何挑选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扩宽知识面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