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问全国各地哪个地方物价最贵?一定有不少上海人跳出来说,除了我们这里,还有谁比我们的物价贵?确实,居家隔离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暂时没有自由大家认了,然而,居高不下的物价却让不少人难以承受。
最近,上海的疫情出现了好转,已经取得了社会面清零的好成绩,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现在我们盼望着确诊病例快速下降直至为零,这样解封令就能到来,生活才能恢复正常,否则一言难尽。
近日,有位上海网友晒出了她隔离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仿佛天文的数字惊呆了许多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晒出了最近一次在某商场购物的清单,清单上显示购买的大多是蔬菜,单子上没有标明买的是哪一种蔬菜,不过粗略一看,蔬菜的价格贵得离奇。
其中第一种蔬菜价格54.7元,下面的好几种蔬菜价格都在十元以上,稍微计算一下,单是购买蔬菜就花了差不多300块。
肉类食品,有牛肉,食鲜肉,冻品,猪肉,几种肉类的价钱加在一起就差不多500块,这次购物给女子花了810块钱。
这些还是她们在超市里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肉菜。
女子说,这些天居家隔离不算房租,单是买菜的钱就花了两万。
从她晒出来的蔬菜品种来看,有南瓜、青菜、黄瓜、蒜、花菜、胡萝卜,香菇,番茄等,菜色丰富,这些菜品在物质紧缺的上海显得十分珍贵,有不少人吃的是剩菜剩饭,他们家能吃上新鲜的肉菜,已经是高配的生活。
女子说,因为家里有孩子,吃的方面,一定要注意些,疫情时期她深深感叹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有人说,三口之家,东西确实买得贵些,不过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家里每个人平安就好。
有人看重健康,有人心疼钱,有网友说,两万买菜的钱,那就不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本来来大上海是赚钱的,没想到快花光了积蓄。
物价贵的不仅仅是这位朋友,有一位网友也分享了她封控期间的消费,从他的消费清单中可以看出,物价不是一般的贵,两斤胡萝卜33元,一斤苦瓜23元,两斤各大白菜26元,有不少蔬菜单价都是38元。
这位网友在某超市零零碎碎买了34件产品,一共花了629元。
菜贵这种体验不仅仅是个别人的情况,有网友说:我刚刚看了下四月份微信消费,光买菜吃的已经花了11000元,还不算我老公付的,再不解封,要喝西北风了……光出不进,我家是开店做小本生意的。
不过,不同地区的物价不相同,晋江的网友说:我们晋江在封控的时候,封了一个月,70个人也用不了两万元的买菜钱。
不过有人觉得这家人有点夸张,网友说:我家两个人,浦东新区海趣路,四月份5000多,四月初在山姆会员店购买,后来楼里团长那里团购,前几天团购了八斤蔬菜包,套餐99元。
作者观点:这位上海女子说一个月花了两万多块,或许是真的,毕竟在吃饭上,谁也不知道她吃了些什么?一顿100元也花得来,一顿十几块钱也能过得去,一个月的花销是多少,全要看这个人平时都是吃了些什么,如果天天吃海鲜、牛肉,花销肯定比那些吃小鱼小菜大。
因此,有些东西不能只看数据,而是要看菜的单价以及她每天购买的东西,不过从她晒出来的购物当中,确实看出蔬菜的价格贵了许多。
有人说,上海是一线大城市,收入高,消费自然也高,因此,一个月花两万元在封控的时候还是能理解的。
上海封控的时候,物价那么贵,跟前期物资准备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最初只是说浦东封四天,浦西封四天,于是不少人家里只准备了五天的蔬菜。
在封禁的前期,超市、菜市场的蔬菜、鸡蛋等物资几乎被抢购一空,大量的居民短时间内涌向超市,导致超市的供应不足,有不少物资断货。
再者,新鲜蔬菜不易储存,储存太多容易坏掉,因此必须隔三岔五地补充,可是后来,由于疫情加重,超市关门,汽车停运,整个城市静了下来,因此,居民家中的物资只能维持一周左右。
这就使得居民的物资只能靠社区供应或者花钱团购,其实上海是不缺物资的,只是居委会这些基层工作人员的配送能力有限,无法实现物资顺利运到每个小区并发送到位,单靠社区的物资供应远远不够。
因此,只能到网上团购,团购的价格高得离谱,比平时的价格高出了5到10倍,正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才使得居民在封控的一个月中花了大量的金钱。
希望这种状况随着确诊病例的减少,社会部分超市逐渐恢复营业之后,能够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