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养鱼老道一直提倡的养鱼宗旨就是实践、实用,不看过程,只看最终结果。
水好、鱼好,这就是最终结果,其他问题、理论、探讨,说得再多,不达到这个结果,那和没说一样,难道不是吗?前些日子我发表了一些关于鱼缸滤材的文章,因为文章篇幅有限,必定有所欠缺,一位鱼友及时给予了一定的补充,再次表示真诚的感谢,具体叙述内容如下。
一、关于鱼缸生化棉的一些问题,个人有个人独到的讲解,我们需要学习百家之长我来替道哥再补充几点。
第一,生化棉的使用对于小缸子而言,过滤方式简单,比如是瀑布过滤,这种过滤是没有多余地方放滤材的,生化棉就派上了大用场,把滤板撤掉,全部换上生化棉,又拦截粪便又培菌,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原缸水。
对于底滤这种强大培菌效果的过滤系统,生化棉可能就是个鸡肋,我感觉它的拦截效果不如魔毯,羊绒棉。
培菌效果不如各种其他生化滤材,至于说透水性,可能不如堵水克星。
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降噪了。
我个人的底滤仓,就用了一块生化棉,用在下水口和滤材之间,就是为了降噪。
第二,滤材的摆放问题我三个生化底滤仓,全部都是使用的大棒子,摆放也是特别随意,横摆竖摆,能多放一根是一根。
至于走水的问题,很简单,放一块底部隔板,既不会形成死水,又可以把滤材的残渣沉淀到缸底。
二、关于滤材酸碱度的问题想要达到弱酸性水质,可以使用火山石,榄仁叶,沉木。
想要达到弱碱性水质,就用珊瑚骨。
具体放多少,多测水质,灵活调节,这是酸碱度的问题。
不过,很多观赏鱼的饲养,根本不需要刻意追求那个酸碱度的,我养的是南美缸,就放置了一根沉木,ph值是7.4~7.6,鱼的状态完全没有问题。
前文说道,我的底滤鱼缸,三个生化仓,全都是大黄棒子。
所谓的好滤材,其实不是功能多强大,多全面?而是制作工艺的不同,粉化程度的不同,也就是使用年限的长短。
如何让滤材使用得更久?我认为首先一定要做好鱼缸的物理过滤,很多人对生化滤材特别看重,愿意花高价买滤材,往往忽视了鱼缸的物理过滤,把物理过滤做好,不要折腾滤材,一两百根大棒子用三四年它不香吗?三、见仁见智的自行选择,这些问题,不能全靠别人提供建议上述两段评论,都是出自同一位老鱼友的建议,本身就是两段评论,是我之前文章的补充,不是因为字多就是老大,哈哈。
人家是在真心实意地为各位鱼友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我只是负责引述罢了。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新产品,羊绒棉、魔毯、堵水克星等,虽然我几乎很少用,但并不代表我之前没有听说,今年也会进行一些尝试,新鱼友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借鉴或者尝试一下。
关于鱼缸内的各种滤材设置和选择,各有各的观点和不同,并无所谓对与错,结果能达到,一切都是正确的。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