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想从葛爷那里得到消息,葛爷让张小敬供出暗桩,张小敬迫于无奈,供出了小乙。
从地下城出来的时候,别的无良人就和他作别了。
张小敬这个事情做的于朋友算是不义,于公事是不合律例。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事情。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计策,以出游为由偷袭韩信。
韩信有意发兵抵抗,自陈无罪,但又怕事情闹大。
当时给刘邦深深伤害的钟离眛逃亡在楚王韩信的地盘上,有人跟韩信说:“杀了钟离眛献给皇帝,皇帝会很高兴,你就没有问题。
”钟离眛告诉韩信说:“皇帝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要逮捕我而取悦皇帝,我会死,您也很快就会灭亡。
”然后他就自刎而死。
韩信带着人头于陈(今河南淮阳)向刘邦说明原委,刘邦令人将其擒拿,并赦免韩信,但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后来刘邦外出平叛造反的诸侯王,吕后留守长安,让萧何将韩信骗到宫里,然后将他杀了。
存亡两妇人,生死一知己。
韩信杀了钟离眛之后,刘邦就不怕他了,他也没有和刘邦平起平坐的本事了。
因为韩信为了自己活命,牺牲那些来投靠他的人,道义上就低人一等了。
我们来看看别的操作。
《荆轲刺秦王》中,太子丹不杀樊於期,樊於期是自刎而死。
《琅琊榜》为了给梅长苏治病,需要牺牲一条人命,这有违阴德和道义,梅长苏也是不干的,因为怕以后会有人为了自己生命而牺牲别人的生命,此其一,更重要的是以后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的人会有疑虑。
一旦让下属或者自己罩着的小弟看到你不能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作为公正的决定,就不能得人之死力了,没有忠悃之人,没有羽翼爪牙,就像老虎没有爪子和牙齿,雄鹰没有翅膀和坚喙,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俗语说,打狗看主人。
如果主人抛弃自己的狗,那么丧家之犬,无异于过街老鼠,人人得而杀之。
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谁会轻易抛弃自己的马仔。
千金市骏骨,关键是收买人心,影响人心,一旦抛弃自己的马仔,会造成信心的挤兑,就会人心涣散,再收拾起来就很难了。
就这要求为了自己的小弟和下属也需要很拼的,美国从南越败退的时候,为了帮助南越跟着美国的人逃走,将自己航母上的飞机推下海。
这些主要是为了展现给自己盟友(小弟)看:关键时刻我不会抛下你。
被围困的敌人知道有救兵和援军会来,作战就有信心也勇敢很多。
因此,就收买人心而言一个是广布恩德,一个是危难之时靠得住,起码老大不会为了活命出卖自己。
相反,鸿门宴的时候,刘邦说自己没有违抗项羽的意思,巴拉巴拉说了几句,项羽就挂不住,直接推托别人,说是刘邦左司马曹无伤说的,项羽他自己没有这个责备的意思。
这不是让那些想给项羽信息情报的人都不敢开口吗?台海危机中,伪台湾岛领导人说解放军演习的都是空包弹,就直接暴露了大陆的那个死有余辜的间谍叛徒。
也直接说明了暗桩和卧底没有聪明的上家会有多惨。
让我们再看一个正面教材。
1943年开始,蒋介石决定“借共产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
胡宗南于7月2日正式确定了进攻边区的时间:7月9日。
而在7月4日,胡宗南却收到朱德的明电:“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
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
”原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早在7月3日就由熊向晖传出,再通过八路军驻西安的电台发到延安。
党中央接到情报后,及时拟定了这个类似“空城计”的作战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正面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则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
国民党的阴谋没有得逞。
我们的领导人在进行反击的时候,直接使用了情报的内容,这样就容易暴露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身份,我们的情报人员迅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成功转移了国民党情报人员的注意力。
胡宗南发觉有人泄密,但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自己的贴身秘书熊向晖所为,也没有过多追查到熊向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