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刁含勇|由“私园”到“公园”说起(刁寒个人资料简介 老婆)

发布:2024-09-29 浏览:48

核心提示:从1880年代起,上海先后有徐园、张园、愚园、西园等一批私人花园免费或略取游资,对社会大众开放。要知传统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但不是“皇园”就是“私园”,并无“公园”;而开埠后的上海,虽出现了公园,此“公”却对华人有所限制。由此,上述这些集花园、茶馆、戏院、会堂、游艺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可谓近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标杆。张园资料图片这些公共休闲活动中,据李爱勇等学者的研究,类似于今天文艺汇演的“恳亲会”“学艺会”“游艺会”最早出现于近代新式学校——190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童公学简章中提到“设有游艺会,俾诸生课

从1880年代起,上海先后有徐园、张园、愚园、西园等一批私人花园免费或略取游资,对社会大众开放。
要知传统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但不是“皇园”就是“私园”,并无“公园”;而开埠后的上海,虽出现了公园,此“公”却对华人有所限制。
由此,上述这些集花园、茶馆、戏院、会堂、游艺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可谓近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标杆。
张园资料图片这些公共休闲活动中,据李爱勇等学者的研究,类似于今天文艺汇演的“恳亲会”“学艺会”“游艺会”最早出现于近代新式学校——190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童公学简章中提到“设有游艺会,俾诸生课余之暇,藉以舒畅筋骨”,最先呈现了“游艺会”之名,开始出现突破私人空间的游艺之事。
也是在同一年,清廷派闽浙总督端方等五大臣出访欧洲考察。
在他们回国后上呈朝廷的奏折中,除考察政治的内容外,还对欧美等国公共设施赞不绝口。
他们一开始仅仅认为这是“欧美风俗所驱,未必有关政俗”,但在细察西方诸国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后,才知道这些是“专为导民而设”“无不具有深心”“良法美意,为中国所宜行”,进而提出:“敕下学部、警部,先就京师首善之区,次第筹办,为天下倡。
妥定规画之方、管理之法。
饬各省督抚量为兴办,亦先就省会繁盛处所,广开风气,则庶几民智日开,民生日遂,共优游于文囿艺林之下,而得化民成俗之方,其无形之治功,实非浅鲜。
”此后,公园、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在国内开始不断出现,这其中,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交往中心,因应公众的需求,加之文化上的包容,各类公共空间均有极大发展,推动了这座城市公共意识和文化基因的形成。
上海的公共园林逐步实现休闲活动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整合,其中以张园最为典型。
张园在经营之下逐渐成为上个世纪之交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堪称沪上观光游乐、展览购物、办会宴客的中心,还是展示西洋新物的重要橱窗,电灯、照相、热气球等新鲜事物均率先在园内出现,最时髦的舶来品也仅在此地有售。
当时《图画日报》的记载足可见张园之盛:“园内有弹子房、点膳铺、抛球场、茶座、照相馆等。
其最高大之洋房曰安垲地,中央平坦,四周有楼,上下可容千人,故凡开会演说,恒有赁此者。
楼之东北隅,复筑有望楼一拾级而登,可纵览全沪风景。
”如其所记,张园是上海社会各界集会、演说的重要场所,蔡元培、章太炎、吴稚晖、马相伯、马君武等近代著名人士都在此处留下足迹。
自安垲第大楼建成后,张园便向公众免费开放,社会精英、文人雅集、贩夫走卒,无论有钱没钱,皆可自由出入。
“凡天下四方人过上海者,莫不游宴其间。
故其地非但为上海阖邑人之聚点,实为我国全国人之聚点也。
”(《忘山庐日记》)公园之外,标志着城市生活现代性的咖啡馆、电影院亦在上海十分兴盛。
19世纪末,上海已出现提供咖啡的西餐馆。
1920年代开始,咖啡馆更是大量涌现,从霞飞路上的DDS、文艺复兴,到南京路上的沙利文、静安寺路上的凯司令、亚尔培路上的赛维纳,再到北四川路上的公啡、上海珈等。
至1940年代中期,上海登记注册的咖啡馆已有186家,设有咖啡间的公共场所则不下500家。
近代上海第一座电影院虹口大戏院于1908年在海宁路乍浦路口建立。
随着上海电影事业的发展,影院数量开始高速增长,仅1928年至1932年间,上海就新开设影院28家,其中第一流影院就有光陆、大光明、南京、新光、兰心、国泰六家。
之后,更有八十万重金打造的大上海影院及荣金、华德、金城、丽都等影院陆续开业。
此外,每逢夏日时节,上海还会出现许多借用花园或大厦屋顶临时搭建而成的露天电影院,成为市民休闲和消暑的绝佳去处。
李欧梵称电影院能带给人们过去私人空间所未曾有过的“无与伦比的乐趣”,更“提供了一个进入公共空间的形式,一次交际的机会”,咖啡馆亦如是。
上海是一个移民社会,居民来自五湖四海,近代开埠初期,尚未从单一的乡土身份认同转化到上海城市群体身份的认同。
但到了20世纪,随着城市公共空间在适应社会需求过程中的不断发展,“上海人”的文化概念也出现了。
1904年,蔡元培等主编的《警钟日报》中有《新上海》一文,明确提出了“上海人”的概念:“上海何以美?上海者,上海人之上海也。
上海人得此天然优势,宜其组织特色文明,随上海潮流,灌注全国,使全国人饱饮吾上海文明乳汁,再出其余力灌注全地球,使全地球人饱饮吾上海文明乳汁。
……上海人荣耀,即上海荣耀。
上海形势既不辜负吾上海人,吾上海人又安得辜负此上海形势?”可以说,上海的公共休闲场所很大程度上参与塑造了“上海”与“上海人”的文化概念。
如熊月之等学者的研究所指出,在张园等空间开展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人,即被报纸称“上海绅商”“上海名流”;而在上海风靡起来的咖啡馆文化,也成为了“上海摩登”的代表。
时至今日,张园旧址即将改造成为集商业与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上海的咖啡馆数量更是以6913家跃居全球第一,到2025年,上海的公园数量将达到1000座。
在这巨大的发展洪流中,不变的,是“上海人”开放包容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文化。
作者:刁含勇编辑:刘迪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丰田塞纳:预计2022年上市,或配7座+2.5L混动(丰田塞纳4s店电话)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