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造成了三峡大坝的淤砂情况越来越严重,根据数据显示,三峡的淤砂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清理早已经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不过过去10年间,我国河砂价格却持续暴涨,足足翻了10倍,那么明明建筑业对于河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何三峡的淤砂不开采售出呢?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三峡淤砂7000万吨,一旦开采,就是7000万吨的“软黄金”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过去一文不值的河砂,如今却都变成了水中的“软黄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天然砂的资源本身就很少,另一方面,是持续不断的基建投资,导致对河砂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10年前,河砂的价格是每吨15元,但现在每吨的价格,却已经突破了152元。
短短10年的功夫,河砂的价格就翻了10倍,并且市场还未饱和,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必然河砂的价格也会继续走高。
说起来无论是河砂也好,还是海砂,或者是沙漠中的砂子也好,它们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都是用来当作“骨料”的,也就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
我国现在建筑用的砂石,主要也都是河砂,虽然河砂在我国各地都有,不过我国河砂的主要产地,却还是长江和黄河干流一带。
而在长江流域中,最被人关注,同时也引发人们不解的,便是三峡的淤砂。
要知道三峡的淤砂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么多年的淤砂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如果将三峡的淤砂进行开采,很可能就会将居高不下的河砂价格“打下来”,而且也解决了淤砂清理难的问题。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我国却并不开采三峡的淤砂,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我国不开放开采三峡的淤砂?由于三峡的河砂堆积,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两点,一个是淤砂已经导致了航道变浅、变窄,给沿途通航带来了困扰;另一个是淤砂对于三峡大坝的安全,也构成了一定隐患。
而从开采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解决了清理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缓解河砂的资源紧张,并且可以让航道恢复原状,似乎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的。
但其实国家没有开放开采三峡的淤砂,恰恰是因为开采后,反而会给水域和周边地区,带来更多的安全威胁,反而会破坏当地的水文环境。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三峡的淤砂一旦允许开采,那么开采方为了利益,必然会想尽办法多去挖砂,这样一来,对于河流水体的破坏是很大的,并且若缺乏规范作业,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反而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比方说过度开采河砂,会让航道变得更不安全,而且开采活动,也会威胁航道的水上交通,此外随着河砂的开采,河床的支撑力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会对三峡大坝,或者是周围桥梁基础结构,都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还有从水文环境的角度来说,现在三峡的水文环境,长江的水文环境,经过这么多年的调研和保护,已经是趋于稳定了,如果开采淤砂,必然会是一个持续性的大项目,而在开采作业期间,必然会破坏水文环境,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
所以虽然三峡的淤砂一旦开采,的确会带来非常丰厚的收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弊大于利的,不能为了这些短期的收益,却造成长期的影响和破坏,所以国家才不允许开采三峡的淤砂,而且除了三峡,现在其它可开采河砂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调控,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水文环境,未来建筑用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