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采来沉香木,鲁班祖师造新厅。
择定黄道吉庆日,起木发兴做不停。
大木老司来做工,画好图样定屋形。
石匠老司定磉石,阴阳定向遇吉星(风水师),清吉良辰来拼木,多少功夫料排成。
黄道吉日开柱眼,竹匠柱头箍得紧。
竖柱喜遇黄道日,上梁巧逢紫微星。
梁上重梁斗叠斗,四面花窗映花明。
屋顶盖落滚栋瓦(泥水匠),地砌于砖斗七星。
四面搭起禽兽头,墙头嵌镜发光明。
九曲游廊团圈走,平地着板太和珍,开门关门凤凰声。
前有亭栽栖凤竹,后有池养化龙鱼。
兴造房屋开风水,财聚小康振家声。
”——《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浙南永嘉歌谣·房屋的建造过程在古代盖一座房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主家长时间的筹备,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各个工种的协作配合,具体包括了土作、大木作、扎材作、泥水作、石作、小木作等,一些重要建筑也需要如裱糊作、彩画作的加入。
其中,工序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且最核心的工作自然是大木作的部分。
大木作的制作及安装,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验。
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备料、验料、起工架马、定位编号、画起屋样、杖杆制备、构件制作、大木安装等。
这些步骤并非完全需要按照上述次序进行,个别之间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或几项内容平行展开。
按设计要求,对一座古建筑进行细致核算,列出所需的材料种类、规格和数量,如柱子、檩条、梁枋等,依此需求进行采购或伐木和集材。
备料时应考虑尺寸的“加荒”,即毛料要比实用的尺寸略大一些以备加工。
图1 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