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罗晋主演的《安家》,聚焦房产中介行业。
但从目前的剧情来看,整部剧是通过房产中介门店,将一个个的故事串联起来。
13、14集中,郭涛饰演的老阚,公然带着小三“知否小姐”,找到了静宜门店的老熟人王子买房。
财大气粗,出手就是全额付款。
然而,这事被阚太太发现了,直接闹到了静宜门店,阻止他们帮知否小姐买房。
理由是:如果帮忙,那他们就是破坏她家庭的帮凶。
买房这件事,只是危机的爆发点。
老阚、阚太太、知否小姐,三人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才是该剧想要探讨的。
老阚这个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出生贫穷,到大城市打拼,终于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这个结果,显然也有妻子的一半功劳。
经历了前半生的辛苦,终于跃升到所谓的社会上层,手上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于是,从前年轻时没有过的情感体验,现在也忍不住心痒痒要试试。
知否小姐显然也不是老阚的第一个出轨对象。
老阚对徐姑姑说得含蓄:轻轻来,轻轻走;轻轻又来,轻轻又走。
玩归玩,他从来不会觉得,这对他的家庭有什么影响。
老阚是个商人,这笔账,他算得很清。
那些来来去去的年轻姑娘,付出了青春、美貌、崇拜,这些恰恰弥补了老阚毫无激情的婚姻,所以,他买单了。
在老阚看来,这些本质就是买卖。
他出了钱了,因此心里上也没有情感负担。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潇洒”地在外边玩,是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无论他在外边做什么,家,依然在那里,他永远有退路。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听到知否小姐不愿意收下房子,他就慌了。
他说:文艺女青年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不按常理出牌”,破坏了他原来的游戏规则,不知道要怎么结束这个游戏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亏本生意,他肯定不会做!而感情第三者知否小姐,尽管那番看似洒脱的“真爱理论”让人觉得很毁三观。
但实际上,她也是个可怜的人。
知否小姐,新古典派画家、设计师、大V。
要貌有貌,要才有才,当然也有财。
典型文艺女青年,姿态相当高。
自诩和老阚是“灵魂伴侣”,认为遇到真爱就该牢牢抓住,何必去管对方结婚与否。
她的可怜之处在于,野心配不上自己的能力,也高估了老阚对她的感情。
她违反了游戏规则,不要钱不要房,她想要的是取代现任阚太太,用“真爱”的名义。
但可惜,老阚也不像某地产大亨,连和她私奔都不敢。
当然,宣称私奔的人,最后还是回到原配那里。
她用情感一步步逼老阚,最后还是败了,老阚还是用钱(房),把她给解决了。
最后,说说原配阚太太,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
胡可饰演的阚太太,一出场就是在静宜门店,控诉中介是帮凶。
柔柔弱弱,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回忆往事,就成功让静宜门店所有人感到内疚,除了房似锦。
《安家》编剧六六说:网上的视频,凡是原配打小三的,都还把老公当自己男人;凡是原配不吵不闹开始收集证据的,这就是要离了。
还真是有道理,后者参考近期另一部同样有丈夫出轨戏码的剧。
很多观众很疑惑,为什么老阚外遇了,阚太太不是找老公去理论,而是直接找卖房给他老公的中介?编剧六六对此的解释是:阚太太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段关系。
想好了,就不找了。
但是,短短两集可以看出:阚太太不仅战斗力爆表,而且在这段关系中,她比老阚,更像个商人。
商人不仅要最大量获利,还要最大量止损。
而对于止损,阚太太不仅要财产,也要情感。
她不直接找老阚,在家里对老阚冷漠,避免了正面冲突。
生气归生气,但不说破,大家还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情感上,她和老阚的夫妻关系总归是有裂缝了,但老阚始终还是四个孩子的爸爸,还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对于中年人来说,家庭的完整和稳固,显然比两人的感情更重要。
另外,没有正面对抗,其实也给了两人缓冲的余地。
财产上,从一开始她就坚定地维护,努力去阻止这笔钱(房)的损失。
所以,他才会想在房产中介这边,把中间链给断了。
甚至,她即使已经没在公司上班了,但公司里还有她的人,时刻在监控着公司的动态。
虽然,最后她没有成功,老阚还是把房子给了知否小姐。
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阚太太比老阚更具有商人的优势。
老阚的目的,在于用钱,速战速决;阚太太则不怕打持久战,曲线救国,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最后,知否小姐领了房子这笔所谓的“封口费”,老阚结束了这段麻烦的关系。
但是,老阚和阚太太两夫妻的危机,又该怎么去解决?剧中没有提到。
中年危机解决的尴尬之处在于,家庭、亲人、财产等各种因素,可能是危机爆发的触发点,也可能是干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说到底,人都是有贪念的。
想要心升明月,想要诗和远方,还想要家庭美满岁月静好。
中年危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自己如何妥善地去安置这些欲念,维持彼此间的平衡。
©原创 | 文章著作权:@六目飞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