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武汉客厅,每一幕都是生活(武汉客厅是干什么用的)

发布:2024-10-03 浏览:35

核心提示:3月8日上午,武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谢客。从2月6日晚迎来第一批患者,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815人,治愈患者868人。没人预料到,这个总投资超过百亿、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的武汉地标,会派上临时医院的用场。整整一个月的运行,这里承载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记录着困境中的苦辣酸甜,也书写着武汉人的乐观坚强。这座昔日的艺术大厦,也因这份大义大爱的胸襟,流传着大江大湖的传奇。武汉客厅观赏石、珠宝、科普国际文化节开幕开门迎天下武汉客厅号称“永不落幕的艺术博览会”,举办过中国金鸡百

3月8日上午,武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谢客。
从2月6日晚迎来第一批患者,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815人,治愈患者868人。
没人预料到,这个总投资超过百亿、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的武汉地标,会派上临时医院的用场。
整整一个月的运行,这里承载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记录着困境中的苦辣酸甜,也书写着武汉人的乐观坚强。
这座昔日的艺术大厦,也因这份大义大爱的胸襟,流传着大江大湖的传奇。
武汉客厅观赏石、珠宝、科普国际文化节开幕开门迎天下武汉客厅号称“永不落幕的艺术博览会”,举办过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Rain、宋仲基、崔健、张韶涵等明星演唱会,以及中国(武汉)首届观赏石·珠宝·科普国际文化节等500多场文艺盛会,是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的得意之作。
出生于湖北的阎志,是位诗人。
取名为“武汉客厅”,客厅里处处彰显着文化。
所谓客厅,必是推开家门便可看得到的地方。
于是,“武汉客厅”选在了从机场入市区的城市门户之处。
“武汉有条件成为中国的文化会展之都,这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在文学、杂技、美术等领域全国领先。
要巩固和提升这个地位,需要有很好的载体,因此也就需要有一个高品位、高规格的文化展览中心。
”作此判断之时,阎志语气坚定,不容质疑。
作为一家扎根湖北武汉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阎志动员一切力量,亲力亲为,捐建了7家医院。
当武汉客厅变成方舱医院,诗人和企业家的两种身份在他身上有了奇妙的融合。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到:“当时我建武汉客厅的时候真没想到会派上这个用场。
但只要城市需要,我们义不容辞,不只是免费提供,还捐床捐床被,真要运行起来,只要允许,我们还要摆上鲜花绿植、书刊杂志,还要组织志愿者送水果送餐食,因为住在这里的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还有,我一直相信,武汉客厅是吉祥之地,病人一来马上就会痊愈。
武汉客厅为武汉加油!”卓尔董事长阎志生命主战场2月3日晚,刚下夜班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伟,接到了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命令,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跟随中南医院副院长、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院长章军建,成为方舱开创者8人团队中的一员,开始筹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作为第一批筹建的 “方舱医院”, 武汉客厅连夜开工。
疫情就是命令。
人手不够,王伟一个人当三个人用,既协调执行,又进舱诊治;时间不够,他就牺牲休息时间,连续三天,平均每天都只能睡3个小时。
武汉客厅工作人员立即开始通宵作业,清理大厅里的杂物做清洁。
2月3日晚10点45分首批医疗物资抵达,工作人员开始搭建安置站。
2月4日0点,100张病床已搭建完毕;凌晨1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渐冻症患者张定宇,一路疾走,来到忙碌的武汉客厅,检查方舱医院建设情况。
当天,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进驻武汉客厅,经过实地考察,迅速成立医疗组、护理组、感控组、后勤组,并与参建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一进行对接;2月5日,拿出系统改造方案,包括建立医护通道、排风通道以及实施病人分区化管理,丰富病人的休闲娱乐设施设置等。
3天时间,作为武汉客厅的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10万㎡的中国文化博览中心A、B、C三个厅顺利改造成方舱医院,共设床位1461张,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收治病人。
2月6日,下午5点多开始收治病人,当晚收了230多名,到次日早上8点,A舱就已收治614个病人,“满舱”运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15支医疗支援团队,最高峰时1254名医护人员进驻,配置了P3移动实验室、移动CT等高科技装备,使方舱医院的技术和救治能力比肩正规大型医院。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部全景烟火与希望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更像是一个社区,每个患者进来,志愿者们就会发放 “告舱友书”,人手一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方舱医院。
每一个区域,墙壁上都有醒目的区位标识,譬如A舱几区多少号病床。
卓尔配备专门后勤服务组24小时保障方舱建设运行,保障方舱医院内的供水、供电、供暖及日常卫生。
志愿者们热情服务,多次配送防护用品及休闲鞋、卫生护理用品等,关爱医护人员生活细节。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电视娱乐角”这里每餐有荤有素,还搭配着水果奶制品,到了饭点总能准时送餐派餐。
工作人员在摸排了患者后,还针对少数民族患者等特殊化需求,定制了回民餐、素食餐。
这里还设置有零食、方便面、自热小火锅等爱心食品角。
“要像对待家人一样,细致耐心地对待这里的患者。
”志愿者龙舟说,每天采购的水果不仅要保证新鲜,还要谨慎挑选香蕉、橙子、橘子等带皮的品类,让大家食用起来既卫生又方便。
除了饮食起居,方舱医院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也照顾得细致入微。
除了饮水机、微波炉,隔板的墙壁上还配备有挂壁电视机,患者们可以点歌、看电视。
还有 “方舱书店”可以看书。
读书角方舱内大多数都是轻症患者,闲暇时看书,散步,跳舞。
恍惚间让40多岁的龚阿姨慢慢忘掉了病情,她会和邻床的患友拉着家常,顺便打听谁家有适龄的优质单身男青年,好给自己的闺女物色对象,出院后,马上就安排相亲。
信心树在方舱的一处墙上,有一棵用红纸贴出的“信心树”,“树干”和“树枝”上满是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便利贴留言:“愿月余,疫病除,国泰民安”“平安回家,加油”……犹如累累果实。
此外,广东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将一些治愈系漫画贴在舱内:“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
”“比寻找温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火。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信心和希望是一剂治愈人心的良药。
火红萨日朗“草原最美的花 火红的萨日朗 火一样的热烈 火一样奔放……”2月10日晚上6点,《火红萨日朗》悠扬的歌声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传出。
为了锻炼身体,医护人员和患者们伴着音乐,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
没有队列,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大家各自舞着。
随着气氛逐渐热闹,一些开始旁观的患者也慢慢加入进来,不由自主的扭动。
方舱医院广场舞的意外走红,则是源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颜浩。
2月9号傍晚,颜浩看到有患者在床前活动身体,就上前鼓励,“这样活动挺好的,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恢复健康。
”患者听到后,情绪一下子被点燃,开始播放起了音乐,跳起广场舞。
之后,大家也都开始参与其中,跟着节奏摇摆。
一段时间过后,简单的广场舞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舞池大神”们的需求。
于是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们便成了他们的广场舞老师。
浓郁新疆特色的音乐响起,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领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巴哈古丽·托勒恒穿着全套防护服,跳出一段拍掌弹指、转腕抖肩的“黑走马”。
海南医生教起了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和着《火红的萨日朗》跳四川坝坝舞……除了舞蹈,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朗诵唱歌活动,也让方舱医院变得温馨,充满活力。
2月23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一场医患朗诵唱歌活动,让这里变得更加温馨、充满生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几支援鄂医疗队一起合唱的“让世界充满爱”响彻方舱,病友代表分别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完之后,患者黄信的眼角有些湿润,他感谢各地医疗队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生活,我坚信疫情退去,摘下口罩,我们每个人都会露出健康的微笑。
”诗书和远方2月14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的一名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戴着深度眼镜,在课桌前埋头做数学作业。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此时,他应该和同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向高考做着最后的冲刺。
杨一帆一家3口都被感染了新冠肺炎,爸爸病重住进了长航医院,他和妈妈轻症,都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但不在同一个区。
学校已经线上开学了,由于没有手机,杨一帆没办法上网课。
周围的手机店关了,负责杨一帆的护士桑园从940公里外的山东老家买了一部手机,送到杨一帆手中。
卓尔公益基金会专门为他购置了课桌和椅子。
武汉客厅“方舱诗人”王麒云出院前与医务人员合影戴着无框眼镜、爱写诗的王麒云,靠一首在方舱医院写的诗登上《新闻联播》,被全国网友所熟知 ,被网友称为“方舱诗人”。
出院当天,王麒云在朋友圈写下一首《别了,方舱》“方舱换气声嗡嗡在响/我的内心充满了希望/我站在方舱的正中央/任泪水流淌/我大声呐喊/别了 方舱……”告别这个他生活了27天的地方。
临走前,他拍下出院前的早餐,又一次逛一逛与病友一起战斗过的“战壕”,还和和蔼可亲的白衣天使交谈两句……打赢了这一场自身的战“疫”, 王麒云的心境似乎随着春光一起明媚起来。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王麒云应该在对接招商引资的动漫产业项目了。
当记者问他下一步是如何打算时,他说:“云南的产业让朋友去打理,我准备在武汉好好发展文旅产业。
2017年我在东西湖区柏泉那里建蝴蝶园动漫岛,把云南的食用玫瑰花引进过来,接下来还将在武汉引进云南的蝴蝶博物馆,建立华中区最大的6000平方科普展馆。
”3月6日晚,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即将出院的患者安静看书,度过在院的最后一夜。
患者说,经过疫情感觉人生静好,看书是最好的选择。
患者在方舱医院看书切切思故乡滞留在武汉的大二女生杨慧,主动申请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当安保志愿者。
3月7日,方舱医院休舱的最后一个晚上,连上了17个夜班的她,终于可以歇一口气。
1月6号,就读于恩施湖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大二女生杨慧,坐车来到武汉,准备来给在武汉开餐馆的哥哥帮忙,除夕再一起回恩施过年。
因为疫情的发展,家里有老人,害怕把病毒带回家,她和哥哥两人决定不回家。
原本买了1000多元,塞了满满一车的年货,也无法寄回去。
因为白天还要上网课,所以她选择了上夜班,每天晚上8点到凌晨2点,主要辅助警察和医护人员。
她告诉记者,希望疫情早点儿结束,早日和妈妈团聚。
3月8日,国际妇女节,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深圳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李多云却有着诸多感慨。
“大家共度时艰,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而我也还清楚地记得病友群里每个患者的情况。
”2月份的最后一个班,是李多云在客厅C舱的最后一个班,当时整个C舱还剩下一百多个病人,病情也比较稳定,夜班相对轻松。
舱内的病人和医护都知道,客厅C舱将要休舱,大家忙着合影留恋。
在日记中,李多云写到,最近都是比较高兴的日子。
3月1日,她支援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C舱休舱。
3月8日,在运转一个月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说明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武汉的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了,说明患者越来越少,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如今,武汉春光明媚,樱花渐开。
我想家了!” 3月8日,方舱医院首倡者王辰院士、驻守方舱医院的中日友好医院曹彬院长、中南医院章军建院长和卓尔志愿者合影。
归零重启航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上演了众多令人感动的暖心故事,点点滴滴汇聚成这部战疫七幕剧。
剧情跌宕。
却温暖人心。
舞台上,有人翩翩起舞;有人埋头苦读,备战考试;有人在阅读角拿出一本书,安静阅读……乐观与坚强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
英雄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基因。
疫情如洪水在大地上无情的肆虐,武汉客厅打造的“生命之舱”,在惊涛骇浪中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
时光的铁铧在历史的土壤中向前,人们在春日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连日来,武汉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降至2位数,多家方舱医院“关舱大吉”。
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她们说,春暖花开了,一定要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去好好看一看大江大湖大武汉。
到那时,江汉关的钟声响彻大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九省通衢的武汉大门敞开,欢迎八方来客。
在门口,武汉客厅——由厚厚“典籍”旋转叠摞而成的“双子红书楼”热情而醒目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武汉客厅 (长江云记者:曹曦晴 、曾晗、孙俊 责任编辑 周鑫)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中部糖酒会在武汉客厅“美味开席”,夏季饮料市场上演“椰风挡不住”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