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镇地处五华县北部,是老县城,是全国重点镇和省级中心镇之一, 全镇辖34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3.5万人,总面积247.5平方公里。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狮雄山秦汉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古塔、长乐学宫、状元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福寿庵、东征军政治部旧址等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华城立足“一核一轴三区”发展新格局,正全力打造“状元福地·古邑新城”。
路线推荐【镇政府出发】→状元公园(维新村)→竹塘绿韵(齐乐村)→长乐学宫(城镇村)→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家风家训馆→状元故居(黄埔村)→狮雄山秦汉遗址(塔岗村)→【水华大道到梅河高速华城出口】景点预览no.1状元公园状元公园地处华城镇维新村,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把客家谚语、历史人文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气息融入公园规划建设中,倾力打造“秦风客韵,南越风情”文化休闲公园,建设有南狮广场、围龙回廊、赵佗雕像、活力休闲带等系列配套设施。
该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后,深受周边群众喜爱,日均人流量数千人。
no.2 “竹塘绿韵”“竹塘绿韵”位于华城镇齐乐村竹塘片区,项目占地4.3万平方米,从2020年8月8日正式启动,到10月1日基本建成开放,一气呵成只有53天。
四好农村路、排污设施、观景平台、围墙窗花、小菜园、小花园、风貌管控......如今的齐乐村,一幅幅“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丽图景随处可见,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美丽宜居村庄的华丽转变。
no.3长乐学宫长乐学宫座落在华城镇城镇村十字街东,始建于明代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正德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水灾后重建。
1994年重修大成殿,按我国传统风格建造,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是当年嘉应州(今梅州市)规模最宏伟的学府之一,又是清代状元、榜眼孕育之地。
1925年3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等率领的东征军主力第一团曾驻“长乐学宫”,组织开展五华革命运动,打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并在长乐学宫向广大民众宣传革命道理。
1984年10月公布为五华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no.4东征军政治部旧址东征军政治部旧址为宗圣祠(曾氏祖祠),位于华城十字街石柱塘北边,是座清末建筑,为客家常见的上五下五三栋进深结构,灰墙瓦顶,石灰地板,石砖天井,门首和上厅左右正面墙上,嵌有人物故事石浮雕。
1994年被列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华城镇充分利用红色革命历史和宗祠文化,结合周恩来东征革命历史,布展了东征军革命历史(五华)展示馆、曾氏家训、教育典故等内容,将此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讲堂。
no.5家风家训馆雁明书屋前身为周氏私塾,后来学校改制后成为周氏宗祠,2015年改建成华城人文历史陈列馆,2020年初布展了家训馆,旨在弘扬中华好家风、弘扬客家精神。
家训馆共有2个展厅,面积约为40㎡,展示内容包含客家迁徙历史、客家祖训、华城姓氏歌、姓氏家训及家训经典书籍和名言等。
其中,华城姓氏歌涵盖了华城镇主要姓氏约60个,各姓氏家训木雕共70余制块,集中展示了最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各个姓氏优秀家训家规,内容涉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文化,对于当下“学家训,立家规,树家风”的文明实践有着重要的范导意义。
“华城家风馆”位于华城镇城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钟家祠内,钟氏宗祠始建于明朝,2017年完成重建,建筑为客家常见的上五下五三进深的结构,民国时期曾设县国民党党部、五华日报社,解放后曾设华城农业中学、华城镇招待所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
2020年初,华城镇党委、政府完成家风馆布展,让好家风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弘扬。
no.6 状元故居李威光(1735-1795年),梅州地区唯一的科举状元,一生精于海战,屡平海寇,抗倭保台,战功显赫,诰封四世武功将军。
状元故居位于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李威光祖父李绍纪等建于清康熙年间。
在2010年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设立了以武状元李威光与武举制度为主题的历史陈列馆,建设了状元故居游客服务中心,是华城镇为打造状元品牌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no.7狮雄山秦汉遗址狮雄山秦汉遗址位于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南山山岗上,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一千多年前,狮雄山周边四面湖泊,为岐岭、潭下、乌陂三条河流合口处,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风水宝地,所以古人都选择这里建设城池和宝塔。
狮雄山古塔坚实浑厚,雄伟壮观,是嘉应州(今梅州市)颇负盛名的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
1989年6月,狮雄山建筑遗址被公布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7月入选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保护名单;2011年8月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八大遗址”之一。
2012年3月26日,在狮雄山举办“中国南方区域考古高峰论坛”现场会,确定了狮雄山秦汉建筑群大遗址为“秦汉城址”(即:为南越国早期一赵佗的城址)。
2019年,狮雄山秦汉遗址正式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美食酿豆腐一道客家风味传统名菜,据说源于中原饺子,因南方少麦,客家人便用酿豆腐寄托对北方饺子、中原文化的感情。
制作材料需要豆腐、大葱、猪肉等,汤汁醇厚,鲜嫩滑润,口味鲜美,广受欢迎。
新桥腐竹产自新桥地区的“金黄色”腐竹产品,选用当地天然矿泉水和的优质黄豆,进行深加工精制而成,质纯、无杂、味鲜、不放添加剂,做法多样,食之清香爽口。
碱水粽碱水粽是华城人端午节必吃的美食。
将布荆草烧成灰加水,用布滤成干净的黄橙色的灰水后,加之于糯米上。
粽子煮好后呈金黄色,吃粽子的时候再沾蜜蜂或白糖,粽子渗着布荆草和竹叶的清香,和着糖油入嘴,糯米软而香甜,滑而不腻,带有淡淡的植物芳香。
炸猪肉承载着华城人们的美好愿望——炸,就是旺火、人旺、财旺。
炸猪肉的主要材料是肥瘦搭配的“前上肉”或者五花肉,将腌制好的猪肉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控油即可。
将制作好的炸猪肉搭配酸甜可口的客家咸菜,焖煮至炸猪肉软绵,入口即化,又一道客家风味浓郁的咸菜焖炸猪肉出锅了。
酿腐衣酿腐衣、酿西利,是华城逢年过节、婚宴喜庆的保留菜式,包含着如意吉祥的祝愿。
制作好的酿腐衣、酿西丽金黄油亮、香气扑鼻,一入口,酥脆香齿,外酥内软,食而不腻。
酿腐衣的主要材料就是猪肉和腐衣纸。
腐衣纸是用优质的黄豆做成,呈半透明状,用来包裹肉馅,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菜肴的质量。
用调制好的薯粉水,均匀地抹在腐衣纸上,并将准备好的肉馅铺在腐衣纸的一边,然后将腐衣纸裹住肉馅,卷成圆柱形。
酿西利酿西利则以肉类和贝类为载体相互作用,将泡发的西利剁碎,混合比较瘦的肉馅,用手捏成圆形或椭圆形状,既有猪肉又有海鲜,升华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酿粄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带有中原气息的外形加上南方糯米所制外皮,体现了客家人对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充分融合,是客家地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小吃。
“酿”是客家方言,是塞、包的意思,馅料可以自由发挥,可荤可素,软糯可口,风味独特。
酥油辣华城人送礼佳品,逢年过节都拿它做为待客食品。
由小麦粉和五谷杂粮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香脆可口,回味无穷,是华城人茶余饭后的零食特产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