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组字形结构仍然属于竖长的字形范例,切笔画较少,属于独体字。
在用笔上略重。
这一组字形书法仍然具备字形端庄稳正的特点。
但就具体点画来说,属于比较典型的斜结处理的结构。
由于点画斜,书写难度要大许多,临摹起来更需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恰到好处处理好每一点画的各种“量”的变化。
我们再临摹时一方面要结合界格找准点画线条位置和线条的造型变化规律与特点。
另一方面则要控制好字形重心,保证做到形斜而整个字势端正。
【力】“力”字,只有两笔,笔笔斜,笔笔正。
欧阳询楷书本身就险绝过人,而以斜取势的字自然写好也不容易。
欧阳询这“力”字写的非常险劲,也充满了一种力量,气如斗牛。
要先好这个字,首先要借助界格找准点画的位置与用笔力度节奏。
尽力做到如灯取影,胸有成竹。
“力”字横折竖钩的横画部分,起笔低,以方为主,收笔细且右上仰。
借助回米界格可以看出其位置。
折肩位置在回米格右上角,竖钩部分比较粗,略见右弓意,出钩含蓄。
整体有一种向右上的冲击力。
撇斜且长而细劲。
第一阶段略带竖意,过了与横画起笔的横水平线位置楷书左下斜势运笔。
斜的幅度与米宫格斜线近。
不过以米宫格斜线看撇的中段与收笔位置约略呈一个“)”弧线状。
收笔位置在回米格的左下角,而且出锋向左水平方向出锋。
写这个字还需要注意字形的另外一个特征。
横折竖钩和撇之间的空间形状,要基本保持“))”形状的空间,方能够使得整个字形和谐。
在就是横和撇的交接点和横折竖钩,出钩之钩尖在一条竖线上。
做到这两点字形自然和谐稳正,斜中见端正,充满一种力的张力感。
力【分】“分”字在这四个字中是最难写的一个字。
因为点画斜而且分散,要做到气息紧密,笔断意连,斜中求正。
首先要找准点画线条各自位置。
除了右部的点外两个撇的起笔和横折竖弯钩的起笔基本上在界格竖中线的左右位置。
而两个撇的起笔和横折钩的出钩位置在一条竖线上。
上部左右撇和点的位置左高右低。
距离较远。
其斜度约略与米字线的左右斜斜线角度一致。
右点的位置偏右,起笔角度与撇的起笔露锋位置在一条斜线上,位置则于撇的收笔在一条水平线上整体比较饱满。
第二个撇的起笔在上撇的中间位置第一段斜而直,与界格斜线的斜度一致,末尾一段向左,出锋,不可太低。
横折钩,前半部分在右侧,横画位置在横线下侧。
中段弓出略重。
分【夕】“夕”字的特征比较容易把握一些。
用因为撇画的角度基本一致。
上部居右下部在左。
横折撇的撇部分先细后粗,出锋向左平出。
中部点的收笔与上撇的起笔在一条线上。
夕【乃】“乃”字的结构特点也比较好把握,在这四个字中属于第二难处理的字形。
我们再临摹之前可以借助界格找准点画的起笔位置以及空间关系。
从回米格可以看出,其右上格点画最密集。
第一个横折的折部分是曲线,第二各横折竖的竖部分线条粗而且略直,直中带弓意。
撇的起笔中中线上,前半部分略竖后半部分斜度与米字格斜线一致。
第一横折撇的收笔,与横折竖钩的起笔收笔在界格竖中线左右位置。
整个字形略竖才,右上紧左下疏。
这些特征都要再读帖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落笔既到位。
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