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江苏省作为我国的一大片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在2022年GDP达到122875.6亿,仅次于广东,可以说是经济实力上十分强大的一省。
省内各市之间各自分守一方,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发展着,然而在这种竞争中,加速发展的也有并且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而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市级上,省与省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江苏省的实力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它西面的安徽省也有这样一座城市,虽然它并不是省会城市,却在发展上不输于省会城市,甚至还有逐渐超越省会城市的趋势。
这座城市就是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其经济发展从硬件上来看,都是有些落后于合肥的,于是就会有人开始提出疑问,南京这样一座经济实力这么强的城市,到底是不是在拼命发展。
“江苏会不让我走吗?”,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是已经放慢了脚步?城市竞争,南京面临的尴尬。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不可谓不强,又是江苏省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哥,自然有着强大的控制能力,然而南京的强大不仅体现在江苏省内,就连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属于经济发达城市行列。
但是在长三角地区,南京却逐渐感受到来自合肥的竞争压力,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在经济规模上来看,根本不输南京。
就连在经济和人口上,都逐渐超越了南京,可以说是南京最大的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合肥市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也不逊色于南京,甚至在增速上还要高出南京至少一倍。
合肥市在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10%以上,南京市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增速才刚刚达到这个水平。
从这可以看出合肥市的发展的速度是有多么迅猛,南京如今的增速与合肥相比较,已经远远落后于合肥。
从2022年GDP数据来看,南京的GDP为12677.83亿,而合肥的GDP为10416.07亿,这表面上看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但若是GDP增速来看,南京的GDP增速为4.8%,而合肥的高达9.54%。
在2022年,合肥的增速已经高出南京有4.74个百分点。
南京这样的增速,不得说这已经是很高的增速了,但是却被合肥这样的增速完爆,合肥在2022年GDP增速排在全国百强城市第五,南京排在第九。
从2025年到2030年,南京的GDP增速有望达到6.5%,而合肥在这段时间内的GDP增速更有望达到11.7%,到2025年时,合肥的GDP有望达到17000亿。
如果合肥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速,到了2030年时,GDP将达到44500亿,可以说是南京的近一倍,除了这些硬核实力,两座城市也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
南京面临的困境。
南京在科技创新上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基础领域上的科研能力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相较于合肥来说,不得不说南京还是有些逊色的。
南京在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上也在加大力度,但是依旧有着很大的挑战性,其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2022年南京市的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为1411.47亿元,虽然经济十分强劲,但这并不能反映出南京在科技领域上的实际表现。
合肥市在2022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为568.51亿元,这个数据与总 GDP比来看,南京为8.63%,而合肥为5.48%,可以看出南京的投入比例要高出合肥的,则合肥的投入比例要低于南京。
但合肥的科研产出能力却高于南京,合肥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0.5%,而南京则只有55.57%,虽然南京的经济发展颇为壮观,但在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巨大。
面对合肥这样一座发展迅猛的城市,南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
城市合并。
在南京这样一座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的东面就是马鞍山,而在南京的北边则是徐州。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文化底蕴厚重,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这也是南京在经济上能占据重要位置的原因。
而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的一座城市,虽在经济上并不突出,但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合肥的经济发展正逐渐追赶上南京。
合肥自2000年以来,逐渐向东部城市发展,逐渐将重心从经济初级生产向中高级生产转移。
合肥的城市合并也是有可能的,合肥与滁州、芜湖、阜阳等地的合并都有可能,若是在合肥与马鞍山进行合并,形成新合肥,那么就有可能改变现状。
南京市与马鞍山合并,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南京州,那么南京州的经济实力就不容小觑。
而在北面的徐州作为江苏省的北大门,集经济、文化、交通、教育、资源于一身,也是江苏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与南面的淮北合并,组成新徐州,这样一来,江苏省内的南北各有鲁班,可以说江苏省从此变得更加稳固。
结语苏皖之间的合作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未来或许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在两省之间架起一座经济发展的桥梁,促进两省的共同繁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