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板内上皮钢筋不得在支座1/3范围内搭接, 其锚入梁内长度不得小于La;板内下皮钢筋不得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应延伸至梁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小于12d,详见图集04G101-4第25页,注:(下皮钢筋除延伸至梁中心线且不小于12d而不是5d)。
工艺流程施工缝的处理验收→弹好钢筋线→将成型的钢筋运至工作面→按线绑下铁 →水电做管线→绑上铁钢筋→放塑料垫块→调整钢筋→放板筋支撑→卡顶板施工缝→隐检→进行下道工序。
楼板预留的小于等于300×300的洞口和小于φ300的管洞,结构施工时,土建施工单位必须会同机电设备安装单位按各工种施工图纸要求设置埋件和预留孔,不允许事后剔凿。
当洞口大于300时,具体设计未注明者应按图集04G101-4第36页要求加设补强钢筋,该图中X,Y方向斜向附加钢筋不小于4φ14,若每边安此要求附加钢筋面积小于被阶段钢筋面积的50%,则应按不小于被截断钢筋面积的50%增设补强钢筋,钢筋级别不低于HRB335且不低于此处板底钢筋的级别X、Y方向的钢筋应锚入附近梁或墙中。
当楼板上有轻质隔墙,墙上未设梁而直接支承在板上时,除详图中注明者外,楼板板底应沿墙体方向附加钢筋,同时在支座上附加钢筋,如下图(左):楼板面标高不等时主筋锚固如上图(右):楼板钢筋采用搭接绑扎方式进行连接,钢筋搭接长度要符合本 方案4.1表中要求,搭接接头错开,错开率为25%。
绑扎下铁钢筋网片:绑扎时要按模板上弹好的间距线理顺调直,再绑扎,钢筋为双向受力,不可有漏绑的现象发生,绑扣成八字扣,绑扎完毕后,绑丝朝板内甩头。
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绑扎,钢筋交叉点均用铁丝绑扎,绑扣方向需相互错开,成“八”字型。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d。
板筋接头位置:上铁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在支座。
楼板钢筋必须排放均匀,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排距允许偏差为 ±5mm钢筋必须顺直,局部每米长度的弯曲度必须小于4mm。
绑扎板筋时,用八字扣,钢筋相交点均要绑扎。
板筋为双层双向钢筋,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工字钢筋马凳,马凳拟用Φ14、Φ12钢筋加工,间距1000mm。
见下图:摆放钢筋时,预埋、预留管线、箱盒等要及时配合安装。
预留埋管固定需另加钢筋,不允许焊在板筋上。
楼板负弯矩筋弯钩垂直向下,为防止跑位,在弯钩下方绑扎φ6钢筋一根。
见下图:板面上铁下注尺寸为墙边或梁边至上铁端部的距离。
板面上铁端部直钩尺寸为板厚减上、下板面保护层各20mm。
相邻单元交界处两侧板配筋不一致时,板配筋按大规格选用。
板与梁整体连接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深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a必须伸至墙或梁中心线且不小于12d (d为受力钢筋直径)。
板筋为短向钢筋包长向钢筋,即:板下铁短跨在下,长跨在上;板上铁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下铁钢筋弯钩朝上,上铁钢筋弯钩朝下。
板筋保护层偏差控制在±3mm之内。
当板为双向配筋时,短向钢筋置于外侧,长向钢筋置于内侧,边跨板上铁在墙或梁内的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要求。
顶板下部钢筋接头在支座l/3范围处,绑扎接头位置错开,按规范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下铁绑扎接头数量不超过截面钢筋数量的25%,上铁不超过25%。
下层钢筋绑塑料垫块,厚20mm,布置间距取0.8m。
上下层钢筋之间垫马凳,并教育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施工时应在上层钢筋表面铺脚手板,防止踩弯和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