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二十四节气”之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还吃鳝鱼和蝉等。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218、“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旱、涝、风灾也最为频。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吃荔枝、鸡和核桃。
满族人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作者简介:李侠,首批“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家。
吉林医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化工学院、青年力量商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
吉林市社科研究员、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吉林市档案史料征集员。
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剪纸委员会首任会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
已出版《剪纸话吉林》《吉林民间传统手工艺》等25部著作。
吉林省社区老年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作者:李侠总监:张丽执行主编:刘敬一编辑: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