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尼有一双天才的手,冰冷的大理石在他的精雕细琢下呈现纯粹而真实的喜乐。
”——英国广播公司(BBC) 《艺术的力量》博盖塞美术馆 阿波罗和达芙妮1598年,贝尼尼出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此时距另一位以雕塑闻名的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逝世,已经过去34年了。
此时欧洲的艺术风格,也处于从文艺复兴向巴洛克时代过渡的时期。
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故乡,曾经照亮全欧洲的人文之灯却似乎开始暗淡。
此时以法国、荷兰艺术家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们已经大放异彩,意大利的艺术家自文艺复兴的辉煌后,好像要开始迎来沉寂岁月。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贝尼尼将展现他的力量。
他将用自己超过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重新塑造罗马,彻底征服梵蒂冈。
向历史证明,巴洛克时代的罗马是属于他的,巴洛克艺术是属于他的,他将定义巴洛克时代的标准,他将成为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
他是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巴洛克之王。
贝尼尼画像贝尼尼自幼就展现出令人震惊的艺术天赋,据说他8岁时就无师自通的雕塑出人像,这种带有不可思议的天赋的情景,颇有些莫扎特的神韵。
也幸亏他所展现的天赋是雕塑而不是绘画,因为那个时代,罗马已经被另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征服了,他的名字是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和贝尼尼都是17世纪意大利艺术的代表,他们的艺术水准不分伯仲,但命运却大相径庭。
年长贝尼尼20多岁的卡拉瓦乔桀骜不驯,清高自负,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他拒绝向权贵低头,更不愿趋炎附势,换来的是物质上的穷困潦倒。
而贝尼尼则不同,他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和迎合上层阶级的口味,用富庶的物质回报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浪漫、激情、灵感和幻想。
他两人的作品,终将在博盖塞美术馆内共同陈列和碰撞,这个我们稍后会介绍。
其实贝尼尼不止是一位雕塑家,如果单从雕塑上讲,同时代的巴洛米尼完全可以和他平分秋色,虽然后者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里,并且试图反抗和证明自己,且几乎成功,但巴洛米尼最终还是输在了和贝尼尼的较量中;虽然贝尼尼也擅长绘画,但与卡拉瓦乔相比,他的绘画作品只能用“还很不错”来评价(其实已经炉火纯青了,但和卡拉瓦乔相比,只能说不是贝尼尼的绘画不够好,实在是卡拉瓦乔太神奇)。
那贝尼尼凭什么作为巴洛克时代的代表呢?因为他全能。
他是雕塑家、建筑家、画家、绘图师、城市规划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他能为权贵设计私家花园,也能为教皇设计圣彼得广场;他能把华盖和宝座做成让人不忍触碰的珍宝,也能把陵墓变成让活人都忍不住进去想睡一宿的豪门。
今天,我们行走在罗马古城内,从西班牙广场到纳沃纳广场,从圣天使桥到圣彼得大教堂,从圣彼得广场到维多利亚圣母堂,到处都是他的作品,四处都是他的设计,如果你想在罗马刻意避开贝尼尼的痕迹,那只能远离罗马。
纳沃纳广场的海神喷泉一说到欣赏贝尼尼大型雕塑作品的场所,很多人都会推荐去纳沃纳广场,这座被誉为“罗马最美广场”的位于罗马历史城区中心的椭圆形广场,其实应该再加个定语“罗马最美的巴洛克广场”更为贴切。
毕竟,不同的艺术风格很难分出高下。
广场中有三座喷泉,分别是位于中心的四河喷泉、分列两侧的摩尔人喷泉和海神喷泉。
贝尼尼参与了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的设计,摩尔人的雕塑也出自他手。
而中间最大的四河喷泉,则完全由他亲自操刀。
四河喷泉是贝尼尼53岁时的作品,此时的他技艺娴熟,手法精准,比例掌握近乎完美,这个作品也是他大型雕塑中的巅峰之作。
四座人像雕塑分别代表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美洲的普拉特河,这是当时已知世界的欧洲文明存在和开始渗透的四个大洲。
而中心的方尖碑,则象征着人类已知最早的文明——古埃及。
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去意大利如果不去博物馆,就像参观故宫只知道午门进神武门出,走中轴线不去看文华、武英两殿的陶瓷馆和书画馆一样。
问题是意大利博物馆太多了,有一线藏品的博物馆超过四千家。
这还不算林林总总的汽车、邮票、钱币博物馆,也不包括独具特色的各大奢饰品品牌博物馆。
如何筛选呢?罗马城内推荐两个必去的:一个是已经专门介绍过的梵蒂冈博物馆,另一个则是博盖塞美术馆。
博盖塞美术馆以藏有巴洛克时代的顶级绘画和雕塑作品著称,毫无疑问,这里的镇馆之宝属于贝尼尼和卡拉瓦乔。
如果要领略贝尼尼雕塑的细节精妙,首选地并不是饱经风霜的纳沃纳广场,而是博盖塞美术馆。
博盖塞美术馆一定要提前预约。
对中国人来说很方便,因为淘宝就能搞定。
意大利式的预约是时段制的,一天就那几个入场时段,预约好了不能改,千万别迟到。
我就迟到了,15点入场15点半才到。
亚平宁温和气候下成长的意大利人大都友善乐观,和管理员一脸诚恳的道歉好说歹说,可能是贝尼尼显灵吧,他最后放我们进去了。
大包必须寄存,小包可以随身,安检不严。
展品都是开放式的,甚至可以触摸。
博盖塞美术馆不大,以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的经典作品享誉全球,同时藏有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的代表作。
我们着重介绍贝尼尼的三个雕塑作品(博盖塞美术馆馆藏必看的推荐清单在文末):贝尼尼 阿波罗和达芙妮这是一部取材于希腊神话的作品,讲述太阳神阿波罗追求月桂女神达芙妮的故事,故事的起源是那个喜欢到处射箭的熊孩子——爱神丘比特。
起因是阿波罗不知好歹的得罪了丘比特,于是,小爱神让阿波罗爱上了达芙妮,又让达芙妮永远不会爱阿波罗。
就这样,在阿波罗疯狂的求爱攻势下,惊恐的达芙妮化身为月桂树。
贝尼尼就是选择了达芙妮变身的一瞬间来刻画这尊作品,女神的腿已经开始变成树干,飘洒的头发伸出枝叶,表情惊恐而无奈。
眼看就要得手的阿波罗则露出有些尴尬和诧异的神情。
作品最绝妙之处还不是随风飘扬的衣带、秀发这些美轮美奂的细节,而是比例的掌握。
阿波罗一条腿腾空,整个雕塑的重量都集中在他落地的单腿上。
就像后世的一位知名的雕塑家所点评的那样,如果换了我,不要说完成创作,能保证作品不垮塌就已经是奇迹。
贝尼尼 哈迪斯劫持珀塞福涅这又是一个希腊神话题材的作品。
这次,耍流氓的主角是冥王哈迪斯,作品讲述了哈迪斯劫持谷物女神珀塞福涅回地狱成婚的故事。
与阿波罗不同,哈迪斯成功了,后来珀塞福涅也就成为冥后,亦被称为女冥王。
珀塞福涅整个身体腾空,这种姿势连贝尼尼也没法保证作品的安全和重心不会出问题,于是冥王的三头地狱犬闪亮登场,用以支撑来保持平衡。
细节同样让人叹为观止,哈迪斯发达的肌肉,血脉贲张的手掌嵌入珀塞福涅油脂般的肌肤,使人恍惚间以为面对着一尊奶油做成的雕塑,而忘却了大理石的存在。
贝尼尼 大卫贝尼尼的大卫也藏于此,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同,贝尼尼的更小,也更生动。
紧绷的肌肉,蓄势待发的肢体和志在必得的表情浑然天成,近乎完美。
身后则是卡拉瓦乔的名作《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
意大利巴洛克时代两位大师的代表作互为表里,一个讲述战斗开始前的瞬间,一个刻画战斗结束后的成果,这种展品布置真的很走心了。
卡拉瓦乔 手持哥利亚头颅的大卫这就是贝尼尼,我们总是习惯于惊叹他作品的近乎完美,却忽略了他透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或出自神话,或取材圣经,看似遥远,表达的却是人性和人心,是对权力和胜利的渴望,是追逐欲望时的无奈。
这就是贝尼尼,他和拉斐尔一样看中名声和地位;他和毕加索一样不控制自己的爱欲。
他也会去剽窃别人的成果,巴洛米尼帮助了他,他却将成果据为己有。
当他的亲弟弟和自己的情人偷情被他发现后——那个情人本就是他助手的妻子,却被他巧取豪夺——他居然打断了自己弟弟两根肋骨,把情人送进监狱,还雇人在狱中将其毁容。
但他能把大理石雕出肉的纹路,成为继米开朗基罗后最伟大的雕刻家。
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奠定了意大利艺术在巴洛克时代的地位,并把自己也送上王座。
这就是贝尼尼,是凡人中的凡人,意大利的巴洛克之王。
最后,附上我个人推荐的博盖塞美术馆重点欣赏藏品清单:《帕奥莉娜·波拿巴》 贝尼尼《阿波罗和达芙妮》 贝尼尼《哈迪斯劫持珀塞福涅》 贝尼尼《大卫》 贝尼尼《手持哥利亚头颅的大卫》 卡拉瓦乔《捧果篮的男孩》 卡拉瓦乔《生病的酒神》 卡拉瓦乔《十字架卸下的耶稣》 拉斐尔《维纳斯、丘比特与蜂窝》 克拉阿赫《圣爱和俗爱》 提香《基督下葬》 巴达洛基奥《最后的晚餐》 巴萨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