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仍在紧张的进行中,天津科技大学统一战线成员的脚步也没有停歇,他们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肩扛使命担当,谱写同心抗疫的动人故事。
“起床了吗?请带好身份证,下楼测核酸了。
”张海涛是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民盟科大委员会成员,主动报名下沉至生态城锦庐社区锦庐园。
在社区核酸三筛任务中,她从凌晨5:30一直工作到上午11点,负责挨家挨户敲门通知4栋楼80余户居民去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为了减少居民在户外排队受冻时间,她在楼门外等待微信工作群发出指令才上楼敲门通知。
虽然饥肠辘辘,手脚也冻得不听使唤,但敲门后听到住户说一声“知道了,谢谢您”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感动又激动,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就连爬楼的脚步也轻快了。
她说,“我们的家园我们来守护,能为抗疫贡献一点个人的力量,我很骄傲!众志成城,天津必胜!”张海涛参加抗疫工作(左一)张海涛参加抗疫工作合影“我是老师嗓门大,敲门喊人有优势。
”民建天津科技大学支部会员、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宋丽红居住的津南区富力桃园小区属于重点管控区域,小区的核酸检测点承担了本小区1万多人的检测工作,看到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为了高效率完成每天一测而日夜兼程,她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勇挑重担,负责检测前的扫楼敲门工作。
她说,“我是一名民主党派成员,要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而且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几十年来都在教书育人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也要冲到前沿阵地,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因为负责的楼栋老人较多,她怕老人听不清,还细心地制作了一块手写板,让老人慢慢看明白注意事项。
在连续多次的筛查中,她身着防护衣每次扫楼近三十层,嗓子干了、手拍门拍痛了、浑身都是汗。
尽管身体已非常疲惫,但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她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而开心。
宋丽红参加志愿服务(右一)“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是党外人士的责任,更是家风的传承。
”1月17日下午,天津港保税区岭尚家园社区服务交流群反复播报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的信息,民建天津科技大学支部成员、生物工程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赵青看到通知马上奔到社区报到,参加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培训及核酸检测准备工作。
第二天早上6点半,她身着防护服有条不紊地做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尽管天气寒冷、双手冻僵、防护面罩起雾影响视线,但她尽心尽力,耐心服务,认真录入信息并仔细核对信息的准确度。
此次志愿服务工作,她深感意义非凡。
她的父亲一直热心社区公益活动,带着父亲的嘱托,秉承着“民主、团结、创新、奉献”的民建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她相信,众志成城的天津必将战胜奥密克戎,我们会迎来和乐安康的新春佳节。
赵青参加志愿服务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声声关心的提醒,一次次咚咚的敲门声,饱含着天科大广大统战成员炽热的爱民情怀和坚定跟党走的坚强意志。
同时,统战人士发挥优势,围绕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为夺取抗疫工作全面胜利而不懈努力着。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