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庙行镇馨康苑居民区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1+6”垃圾分类工作法纳入党建365特色项目,探索垃圾分类社区新模式,践行“馨时尚”。
党支部牵头扩充365党建督查组,针对垃圾分类“齐抓共管”的要求,细化相应督查职责及分工内容。
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垃圾分类专题党课,在每月组织生活会上分别开展包括知识学习、交流讨论、垃圾处理中心实地参访等系列活动,提高社区党员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知晓度。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保障机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编制垃圾分类工作网络图,成立“馨时尚垃圾分类服务指导站”,组建三支队伍(指导员队伍、宣教员队伍、现场专管员队伍),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定时、定片管理的办法,责任到人,做到网格化管理。
推进联席会议,增强工作合力党支部牵头,联合居委、业委、物业、社区民警、综治管理、城管、环卫以及督察组等,每月召开垃圾分类专项联席会议。
针对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相关的进展、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尊重居民知情权、参与权。
组建志愿队伍,培育自治力量扩充365党建服务链六大自治服务板块服务内容,建立以社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垃圾分类督导组。
借力“睿家社工”公益组织开展居民自治团队培力工作,让居民区居民自治步子更大、切口更准,方向更稳。
通过示范以点带面,阶段化倡导垃圾分类在社区内组织大型社区倡导活动和垃圾分类倡议书签名活动,参与规模不等的教育宣传和外展活动,建立“垃圾分类文明楼组”红旗巡回流动机制,施行“垃圾分类”体验计划。
以小区示范楼组为基础,由督查组对示范楼组、家庭每月开展评比活动。
引进“他山之石”,汇聚公益力量小区已与多家公益组织、社会机构签订协议或开展共建联建,携手开展服务。
着力提升党建引领社区自治能力,发挥社会组织智库作用,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推动公共空间和邻避设施改造等,营造自治、开放、创新的参与氛围。
互联网+垃圾分类,全平台倡导充分利用社区通、微信群、社区网络等互联网公共平台,通过图文展示,向社区居民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对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优秀个人、家庭、楼组、团队做好报道与宣传,重点讲好社区“身边的故事”。
(转自《上海基层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