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今年7月12日是三伏天的头一伏——初伏。
通常在这一天,闽南及广东一带流行贴“三伏贴”,以达“冬病夏治”的目的。
记者从同安区中医医院了解到,7月12日该院将继续开展“三伏贴”贴敷治疗,从上午8:00至11:30、下午15:00至晚上20:00,有需要的市民群众皆可前往贴药。
此外,中伏和末伏的时间分别是7月22日和8月11日。
如果您错过了时间,还可以在8月1日和8月21日到中医医院补贴。
“中医区别于西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简、便、廉、验,贴‘三伏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该院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许国山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运用特配的中药敷灸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可以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将药物直送病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许国山还介绍,“三伏贴”主要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疾病、妇产科疾病、骨关节疾病和亚健康病症。
不过,孕妇、2岁以下幼儿、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支气管扩张、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高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及糖尿病、瘢痕等有特殊体质的人群不宜贴“三伏贴”。
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一直以来,同安区充分挖掘和传承中医药资源,加大投入,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了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涵盖综合医院和私立诊所的中医药服务三级网络。
同安区中医医院更是以功能健全、突出中医为特色,在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中医男科、中医肛肠科等专科上取得不俗成绩。
据了解,同安区中医医院成立于1980年,现有中高级人才80余名,其中不乏在本地及邻近地区享有较高声望的老中医和学科带头人。
“三伏贴”温馨提示:1、贴药时间每次1—4小时为宜,但以皮肤发痒或灼热的感觉,以及耐受程度作为观察指标,以皮肤潮红为度。
2、有极少数人贴药后皮肤会因色素沉着而留下永久性的黑色印记,如果介意,可不选择此疗法。
3、贴药后尽量减少吹空调并避免吃冰冷食物,饮食宜清淡,避免吃海鲜等。
4、敷药时若有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一般对小的水泡,可让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或烫伤膏;如出现大的水泡,应予妥善处理,必要时做局部处理。
文/李晓燕 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