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四月,气温已升至34度。
浙江德清汇丰广场旁的一处树荫下停着一辆老旧面包车,副驾驶坐着一位满头白发、双目紧闭的老太太,她的嘴巴微张,面部不时抽动,但神色安定。
面包车旁,曹加齐的烧饼摊通常在下午1点开张。
搬面粉、端调料、生煤炉……一天的忙碌和生活的希望在一方小小的烧饼摊前支起。
车里的老人支起身子,艰难地用手撑开眼皮,目光始终注视着三米开外曹加齐的方向。
那是她的儿子,一位带着母亲出摊的50岁烧饼大叔,一位照顾了28年帕金森病母亲的可敬孝子。
“我妈一刻都离不开我,我在哪里,她就在哪里。
”“只要我能付出心力,维持好我妈的现状,我就会坚持下去。
这不是需不需要去做的事,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孝道。
”28年来,面对很多人的疑问或褒奖,曹加齐都会这样回答。
载着帕金森病母亲出摊卖烧饼24小时一刻不离“我在哪里,我妈就在哪里。
”中午12点,曹加齐为母亲烧了一碗番茄鸡蛋面糊汤。
放凉许久,他端到母亲床头。
刚喂进去第一口,73岁的于粉英痛苦地嚷叫,帕金森导致舌头发硬,她不能口齿清楚地表达。
“她的意思是不要吃。
”没人能听懂母亲的话,只有儿子曹加齐。
“一开始我也听不懂,后来半猜半估大概知道了意思。
”曹加齐精心制作的面糊,母亲一口都没能吃进去。
“她状态不好时就这样,不愿意吃饭,帕金森病晚期并发症很多,她的身体经常会不舒服。
”连喂几口,于粉英都不愿进食,曹加齐顺从地放下了碗勺。
午饭后,他开始发面、揉面,张罗着出门,为了母子俩唯一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