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校 何敏在德钦的旅程中,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教体局局长在培训动员会上所讲述的一段故事。
德钦县,一个以农牧业为生的藏民区域,拥有5所公立学校——4所小学和1所初级中学。
2024年,迪庆自治州的中考与高考状元均诞生于此地,他们都是德钦县第一中学的学子。
当教体局的领导在暑假期间拜访那位高考状元的家时,家中墙上装裱整齐的奖状令他们深受震撼。
这两位状元都来自牧民家庭,尽管父母常年在外放牧,对孩子的教育却倾注了极大的心力。
状元的父亲尤其重视孩子的每一次荣誉成就,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孩子获得的每一张奖状都被他用心装裱后挂在墙上。
这满墙的荣誉不仅是孩子学业成就的直观展示,也成为了孩子不断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这位父亲虽文化不多,却深谙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及激励法评价之道。
局长讲述这段故事时,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我的父亲同样将我们三弟妹获得的奖状一一粘贴在家中洁白的墙上,墙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记录着我们的荣耀。
作为家中的老大,我自然率先踏入学校的大门,因而获得的奖状也更为丰富。
在与弟妹的竞争中,我总是占据上风,这种心理优势促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被弟妹超越。
因此,我成了家中最为勤奋、上进的人。
然而,这也无形中给弟妹带来了心理压力。
在我们共同就读的沙坝小学和沙坝中学里,每位老师都认识我,并时常无意地对弟妹说:“你姐姐真优秀!”就这样,我在赞誉声中度过了我的童年,而弟妹则生活在我的影子之下。
当我的孩子琪琪开始上学时,我们搬进了新装修的御墅林枫住宅。
作为一个追求整洁美观的人,我不能容忍精心装修的家被任何杂质破坏。
因此,我将琪琪获得的每一张奖状都小心翼翼地收藏进文件袋,置于书柜之中。
作为母亲,我多么希望那个文件袋能够日渐鼓胀,却忽视了将其展示出来的重要性。
我总是用言语向琪琪灌输勤奋上进的理念,却未能在形象上给予他前进的动力。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一书中提到,档案袋的类型共有六种——成长档案袋、项目档案袋、成就档案袋、能力档案袋、成果档案袋。
对照我所讲述的故事,孩子们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应当归类于“成就档案袋”,它们展示了学习目标达成的当前水平,如期末考试一等奖、班级故事大王、学校优秀少先队员等。
档案袋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它要讲述的故事的主题。
如果能将这些成就与他人分享,无疑可以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增强持续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