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明嘉靖年间,曾荣因父亲为严嵩所害逃亡在外,被严嵩的党羽鄢茂卿收为义子,并与严嵩孙女严兰贞成婚。
婚后,兰贞察觉丈夫感情异常,经盘问方得知底细,兰贞深明大义,帮丈夫渡过难关。
赏析《盘夫》中的严兰贞,是一个雍容华贵的侯门千金。
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千金小姐任性的一面,又有热情、大胆、聪明、干练甚至泼辣的一面。
金采风为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在唱腔上下了很大工夫。
她比较多的采用了活泼明朗、刚劲有力的[四工调]。
但为了表现严兰贞闺阁小姐的雍容矜持,金采风在继承老戏的传统用腔的同时,糅进[尺调]唱法中的抒情色彩,使旋律更丰富,人物感情更细腻。
“我本是生长在侯门宰相家”是严兰贞自思自付的一段内心唱段。
兰贞新婚燕尔,可丈夫曾荣二十多天从不上楼,为此她独坐闺房暗自猜测。
根据人物的情绪,金采风把[四工调]通常用的[快中板]、[快板]发展成了[慢中板]、[慢板]。
一开始,“好叫为妻难猜呀”的起调,用深沉、平稳、内紧外松的慢节奏,以突出人物独自发闷、独自思考的气氛。
接下来两句“我本是生长在侯门宰相家,犹好比掌上明珠闺中花”,金采风实际上用了[慢中板]的速度,既有[四工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特点,又唱得舒展、从容,展示了严兰贞雍容华贵的气派。
接下来四句,是回忆祖父做主许配曾荣,以及自己从婚前的热烈希望转为婚后的意外失望。
此时她心情复杂,既抱怨丈夫视夫妻如陌路,心有怨恨;但至今尚弄清其中原因,故怨恨中又带有疑团。
金采风将这几句处理成平缓中有爆发音的顿挫转折,又不太硬太直,放中有收、硬中有软、刚柔相济。
“别人家夫妻团圆聚,唯有我夫妻还未讲过话”,是严兰贞回忆往事之后的自艾自叹,金采风将两句唱得紧促相差,句中的对比意思更突出、更强烈,既反映了严兰贞对人家夫妻恩爱的羡慕,又表现她自己因受丈夫冷淡而心中不平。
她既有委屈又有疑问,既有满腔不平而欲待发作又因不明真相而暂且忍耐。
有了以上感情铺垫,再接唱“不知道官人你为何故,我定要请他上楼问明白”,感情过渡就顺理成章。
这时候,兰贞已拿定主意,决心“盘夫”金采风将“故”字、“楼”字,以及“问明白”这几处用扎扎实实的咬字吐音来突出决心,同时又唱得沉着平稳、从容自如,以表示严兰贞的胸有成竹。
“官人好比天上月”,是兰贞向曾荣剖明心迹的一段唱。
在这段唱之前,兰贞怀着最大的诚意和耐心,连连猜测曾荣的心事。
可每次都遭到曾荣的否定和冷嘲热讽。
按照兰贞的娇惯脾气,她是怎么也受不了的。
可是,正因为兰贞热烈而真挚地深爱着才貌双全的曾荣,正因为她断定丈夫一定有难言之隐,所以尽管曾荣语中带刺,一再伤她,她却始终一次又一次地忍下了。
为了探明真相,她用了一个通俗浅显、优美动人的比喻来表明心迹,打动丈夫。
这一行动,不但充分展现了严兰贞的聪明才智以及她对丈夫的挚诚之爱,也为以后揭示其忠奸分明、深明大义等高尚品格作了有力的铺垫。
这段唱,金采风着力突出“真诚”,在板式上采用[慢中板]“官人呀”的起调,唱得真切、柔和,用体贴之情来打动曾荣。
“人”字由低到高,节奏稳重;“呀”字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再郑重地放出“呀”字,表示下面这段话绝不是等闲之论,而是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
如果说这之前曾荣只是在敷衍兰贞,那么在这个起调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认真听兰贞讲话了。
接着,“官人好比天上月”,唱得平稳庄重、真挚恳切;“为妻好比月边星”唱得亲切而轻柔。
第一句的“官”字、“天”字,第二句的“月”字后面,金采风都加用“呀”的轻轻陪衬来加强语气,渲染感情,使这两句显得格外情深意切。
接下来四句“那月若亮来星也明呀,月若暗来星也昏。
官人若有千斤担,为妻分挑五百斤”,情意一层比一层深。
星随月转的比喻表明了兰贞对丈夫的真诚信赖、真诚相依。
而“分挑”处的突然翻高,以及“五百斤”三字的顿挫有力唱出了兰贞立志为丈夫分忧解愁的魄力和胆量。
唱到这里,曾荣精神为之一振,他是真的被妻子的诚恳热情打动了兰贞看到丈夫的反应,也受到感染,于是趋势进一步靠近,唱出最后两句:“问君你有何疑难事,快把真情说我听。
”前面是斩钉截铁的表白,而此处是深情细问,又转为细腻。
结尾一句金采风重音突出“真”和“说”字。
“听”字的落腔既唱得板淮眼准、轮廓清晰,以表明兰贞讲话办事说一不二、干练自信,又唱得含蓄而深情,以揭示兰贞正温情热烈地期待着丈夫的回答。
“听”字得耍腔,金采风先用一个顿音隔开,然后断音再续,若断若连,几经迂回后,在韵味很浓的润腔中收尾。
这样的收腔,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回味。
这一段真挚的表白令曾荣对兰贞刮目相看,改变了排斥的态度,正欲将事情相腔,,却又犹豫,话说一半又下得楼去。
这自然引起兰贞的好奇,不弄清楚是决不罢休了。
于是来到曾荣书房之外,恰好听到了曾荣的一翻自语。
此处的一段“隔墙戏”,夫妻一来一往,随着曾荣的诉说,兰贞也做出相应的反应。
曾荣诉说完,兰贞也明白了一切情由。
通过“隔墙戏”来使兰贞明白真情,是十分合理、巧妙的安排。
也使矛盾有了化解的余地。
善良的兰贞不直接点破,而是借着背四书五经之名将刚才偷听到的曾荣之言说出,坦荡地证明了自己已知晓曾荣的身份,却并没有“出卖”他。
至此曾荣方知错怪兰贞,兰贞是不同于她家族的贤德良妻。
然而兰贞毕竟是严家人,一边是忠良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家族,她并不是多么高大的铁血英雄,她介于丈夫与家族间的摇摆是十分真实可信的。
当然,出于兰贞的善良明理,她定最终是站在丈夫这边,也就是正义的一边的。
夫妻间的罅隙至此顺利地被填平,兰贞意欲离开,而曾荣至此已完全信任兰贞,主动陪娘子上楼,与开头处所说二十多天不上楼形成对照,前后呼应,十分完整。
主演金采风(1930- ),女,原名金翠风,祖籍浙江鄞县,出生于上海。
自幼喜爱越剧,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工小生,因唱电台而显露名声。
后转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
金釆风师承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高雅得体。
她擅演大家闺秀,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
创立了越剧流派中委婉流畅、韵味隽永的金派。
擅演《盘夫索夫》、《庵堂认母》、《碧玉簪》、《西厢记》、《彩楼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