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那场文夕大火,那么如今的长沙可能会有更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保留下来,包括众多的古建筑以及古街,而不会像如今,在繁华的长沙市中心,只剩下重建的太平街和天心阁,很多古街和古建筑,已经泯然于城市发展中,比如说毗邻黄兴步行街的化龙池,就是曾经比太平街更有名的一条古街,只是基本已经被人遗忘了。
化龙池并不是一个池塘,而是一条街的名称,历史底蕴和地名传说,更是比太平街更有韵味,可惜如今很多人基本都不知道曾经的荣光了,如果是老长沙人,就知道化龙池、南倒脱靴、出入是门、一步两搭桥、白果园、文庙坪、洗药庵、吊马庄等地名,但是如今很多居住生活在长沙城的人,却对这些知之甚少,也许再过十年,这些美丽的传说也基本消失了。
化龙池,南起大古道巷,北止织机街,毗邻步行街,也是藏在繁华地段的一条狭窄老街了。
整条街采用的是麻石铺就,或许也只有这个才能显示这是一条老街吧。
清朝时期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也在此街。
化龙池如今还保留有一点古韵和历史文化气息的,也就是曾经的化龙井所在地,如今那重新修建起来,并且使用围栏围起来了,用朱红色的繁体字,勾勒出“化龙井”三个字,虽然如今这里曾经的那口井已经消失了,不过并不妨碍一些老长沙人来观赏怀念,石栏杆前,还有一个石质香炉,类似寺庙的那种长方形的,不知道是不是用来祭祀使用,正对面的墙壁上,则是一副化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