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城市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也能看出其所处的经济水平。
在2018年我国城市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除了我国有4座一线城市和15座新一线城市外,还新增了30座二线城市和70座三级城市。
在这30座新晋的二线城市中,佛山、沈阳、昆明和济南等城市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口规模吸引了众多眼球和关注,它们分别是这30个城市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几个城市。
那么这些城市又凭借着什么样的能力成为了二线城市的前三甲呢?它们的排名又是如何的?而且为何新晋进去的城市会有这些城市入围而不包括大连呢?“别名”最强城市 佛山。
在这30个城市中,GDP最高的便是佛山,这座城市的GDP高达13276亿。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佛山凭借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表现位居前列。
而且佛山的常住人口也高达961.5万。
佛山城市经济实力如此强劲有力的原因主要是源于佛山本身的工业基础。
佛山是我国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海开放城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佛山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在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且凭借本身雄厚的工业基础,佛山跟周边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形成的强大的城市集聚效应,吸引着海量的外地务工人员在佛山落脚生活发展,在佛山生活的常住人口中有着非常高的外来务工比例。
但是外来务工人员高的结果就是人均GDP降低的问题,其常住人口961.5万中本地人的比例不算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非常高,因此人均GDP相较于常住人口不算高。
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沈阳。
在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二的便是沈阳,这座城市的GDP高达8181亿,常住人口827.5万。
对于东北地区来说,沈阳是个响当当的大城市。
也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领头羊”。
沈阳之所以在二线城市中排第二名,主要是因为沈阳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老工业基地,还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沈阳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已经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的东三省发展多年了。
沈阳的经济与发展主要靠工业基础和重工业基础支撑,不同于其他城市以商业和贸易来推动经济发展,沈阳主要以重工业基础为主,其重工业版图在我国是很有代表性的。
由于沈阳地处东北地区偏北的位置,受到我国东北寒冷的气候影响,气候寒冷且冰雪较多且地域辽阔,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发达,沈阳作为经济中心也难以带动整个东北经济发展。
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
因此,在这次新一线城市评比中,沈阳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未能跻身新一线城市之列,此外,沈阳的常住人口827.5万人。
但沈阳的发展潜力依旧很大,未来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凭借地理位置“反向翻盘”的城市 昆明。
位居二线城市第三名的是昆明,这座城市的GDP为8067亿,常住人口531万。
众所周知,昆明有着“春城”的美誉,昆明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生活。
四季如春的气候很难让人会想到昆明的经济也会如此迅猛的发展,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多民族聚集地,气候四季如春,生态环境优美,素有“春城”之誉。
凭借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条件,昆明的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可谓是十分强劲,有着很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昆明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昆明的自然资源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有着极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昆明农业、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
而且在近几年,凭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升级,昆明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和创业者,更是吸引到大量的游客来到云南旅游观光消费。
因此,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当地的商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凭借昆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等基础条件,昆明成为了增长的佼佼者。
泉城 济南。
排名第四的是济南,这座城市的GDP为7273亿,常住人口725万。
济南的城市形象主要是源于其丰富的泉水资源,泉水资源众多的济南被称为泉城。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济南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很强,凭借丰富的泉水资源,济南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泉水众多,有着“泉城”之称。
因此,济南的旅游业和商业发展程度都很高,济南的城市经济实力非常强劲。
济南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济南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吸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济南生活。
因此,济南的常住人口也有725万人。
为何大连无缘新晋二线城市。
然而在这30座新晋二线城市中为何没有大连呢?这主要是因为大连虽然在各项经济方面实力都很雄厚,但其各个方面的基础建设程度以及社会保障等指标落后于昆明,因此未进入新一线城市。
结语这30个二线城市当中,佛山、沈阳、昆明和济南成为其中的前三甲省市,说明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实力上雄厚,可以说在经济方面发展上有着重大的潜力。
但是城市排名不光是经济实力,还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可能更多的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上,而不仅仅是经济规模。
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要策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