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这一波“羊了个羊”折腾了好多天,现在才慢慢恢复了过来。
家具建材行业,经过了三年的寒冬期,也许就如这段时间大家经历的一波折腾一样。
每个人经历这一波“羊了个羊”所感受到的疼痛是不同的,有轻有重。
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不想再来一次。
在这三年中,整个家具建材行业可谓是哀嚎一片。
今天我们不是和大家一起只能在严峻的形势下唉声叹气,自怨自艾的,而是一起来探索家具建材行业是否能够熬过这寒冬的冬天,拨得云开见日月呢?首先,家具建材行业依然是个需求量大的行业。
经历过20年的高速增长,整个行业已经完成了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稳健期过渡。
它就是一种自然规律,正如一个人,已经从快速长身体的青春期向心智和体能的成熟期完成了蜕变。
任何行业的成熟都是需要变革的,家具建材行业也不例外。
最开始,家具建材行业的利润很高,虽然说利润率并不高,但扛住单子大,一单十几二十万的单子,哪怕只有30%的利润,那也是好几万,也许就是一个代工人一年的收入了。
后来,利润慢慢下降,一单也可能也就一两万,最后几千块也卖了。
家具建材行业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没有一定的利润作为保证,最后可能忙碌一年,就是白干或者亏本。
现在行业的最大问题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因为前十年的无序扩张,生产端工厂遍地开花,销售端商场如雨后春笋开出来,导致整个行业的内卷相当严重。
如果没有这波疫情,这一波变革可能就不会那么快的到来,或者说是不会让大家感受那么明显。
这也是整个行业发展必需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一些品质差的,服务差的企业和产品。
最后留下来的,也是能够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优质产品和企业。
需求量还在,只是我们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变革。
其次,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必走之路。
大家都知道升级和转型是必走之路,但不知道如何去升级和转型。
升级和转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升我们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重构商业模式。
我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可能仅限于开个卖场店,按以往的方式,出门找客户,最后到店体验,最后成交。
但事实上我们对商业模式的认知应该提升一个维度。
商业模式就是从客户定位,产品选择,商场选择,营销策略,管理运营,营销工具各个角度去思考。
有一个全局的思维模型,把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间进行融入,最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商业道路。
这就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很多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只能借鉴,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转型的几大方面。
经营思维的升级;商业模式的升级;团队建设的升级;店面管理的升级;营销工具的升级;客户管理的升级;渠道建设的升级。
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商业逻辑,才能够对未来商业的走向有个基本的判断和预知。
否则我们只能补动的被时候所左右,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再次,家具建材行业经销商从销售商到服务商的转变。
销售打江山,服务定天下。
现在销售的方式有很多,引流的渠道也很多。
以后到小区扫楼,到大街发传单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的引流战场就在哪里。
客户现在不是在小区里,而是在线上,我们要学会线上引流的形式去做拓客。
在形势好的时候,服务的质量可能影响不是太大,一但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供大于求的时候,服务就尤为重要的。
很多人认为家具建材行业是一次性生意,所以很多人对服务就没有重视进来。
但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装修这种大事,很多时候都会去咨询已经装修过的亲朋好友,所以这时候转介绍就自然而然的发生着。
我们曾经遇到过很多二次买家具和转介绍的客户,就是因为第一次的服务让客户产生了信任。
把服务做到极致,才是未来家具建材行业必走的路。
家具行业会不会熬过寒冬,迎来春天吗?这个没有答案,也没有人会有答案,我们只能做好当下的事情。
也许不一定会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但冬天一定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