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吴琼 马骋想象一下,如果将170米长,近3万吨总重量的混凝土刚构桥,在空中转体70度,将会是多么壮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程?图为转体现场。
受访者供图7月11日凌晨,科技日报记者现场目击了上述一幕。
该工程的操刀手为被誉为“基建狂魔”的中铁十局。
在66分钟的时间里,该转体桥跨越了新兖铁路上下行线、济北煤矿专用线、华源热电厂专用线等四股铁路,最终成功与主线合龙。
据工程方透露:这是目前山东省内跨度最大、单转重量最重的T构公路转体桥。
7月10日,一场夏雨过后,记者提前赶到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
这里是上述转体项目所在地。
该项目全称为“济南至微山公路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项目”(以下简称“济微南段项目”)。
全长59.7公里的济微南段项目是山东省内重要的高速公路。
它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120公里/小时,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
从表面上看,该项目长度较短,但挑战不少,比如跨越新兖铁路的转体桥便是重大挑战之一。
记者了解到,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制作成形后,通过旋转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作业面狭窄、安全风险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
其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撑的情况。
桥梁转体施工一般分几步?济微南段项目总工程师于成荣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转体桥施工分为桩基、转动系统(上下承台和支座等)、墩柱、支架现浇梁、称重配重、试转、正式转体、边跨合龙及体系转换等主要施工步骤;其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
记者注意到,现场的下部转体支座采用自重60吨、型号为330MN的球铰支座,为目前山东省内半径最大、吨位最重的新型整体式支座。
球铰支座主要用于钢结构的抗震和支撑,不会产生位移,只会产生转角。
在项目总工程师于成荣看来,2.9万多吨的桥体相当于约2万辆汽车的重量,而长度170米、宽度30.8米的桥体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将如此庞然大物“空中转体70度”,用到的高科技手段不少。
其核心技术之一便是转体时采用2台500吨的千斤顶,形成环向对称水平力偶,通过牵引缠绕在转盘上的37根钢绞线使梁体逆时针旋转70度精准就位。
作为山东省内跨度最大、单转重量最重的T构公路转体桥,此次施工面临着哪些挑战?于成荣透露:“跨度大、吨位重、精度高、工期紧”是该工程的挑战之一。
他们的应对措施是一次性投入支架10.6万立方米、模板2万平方米,备齐全部钢筋、钢绞线、波纹管等原材料8000余吨,有效扩大了施工工作面、减少了周转时间、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同时,他们科学组织、优化方案,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技术团队加强梁体施工期间的线形监控、应力监控,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其次,该转体采用了新型转体支座,技术标准要求高,安装质量难以控制。
针对新型转体支座直径大的特点,上述项目部进行科研立项,研究了一套“坐浆法+灌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支座进行安装就位,保证了转体支座的安装质量。
同时,项目部申报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形成了1项QC成果报告,发表技术论文2篇,为转体顺利完成总结了宝贵经验。
而随着新兖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济微南段项目建设也进入决战攻坚的冲刺阶段。
编辑:王宇审核:岳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