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作品 规格50cm×70cm 更上层楼中国现代刻字已经走过了三十几个年头,三十多年来创作风格有了相当大的起伏变化,但是总的原则没有变,那就是必须以书法为载体,是传统刻字的升华。
现代刻字融篆刻、雕塑、绘画、装置、构成等现代设计元素于一体,本着“跨界不越界”的创作原则,在木板或老木上设计镌刻,对阴刻线条凹凿和对阳刻底部肌理进行处理,再现笔法与刀法之间语言的转换,以刀代笔,刀痕与木头自然纹理有机结合。
从当前国展投稿来看,中国现代刻字创作取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书法为主导要在突出书法主体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思考,书法水平的优劣,决定作品格调的高低。
二、创作内容创作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以历代经典名句为创作主体,挖掘其古朴、厚重、自然哲理等内涵。
三、刻字的设计构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挖掘文字内涵,从文字内涵上寻找创意形式。
2.从笔画的点、线、面角度构成形式美。
3.从字形方圆、大小、欹正、繁简等方面寻求节奏与空间的起伏变化。
4.综合设计法,即以上三点综合使用,相互转换,灵活运用。
四、可读性强以往的刻字作品,无序叠加、穿插炫技,使人眼花缭乱,人为地造成识读困难,这样的作品显然不是好作品,今后的国展上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作品出现了。
好的作品要简单明快,主题突出,书法下笔有由,构思巧妙,以刀法再现书法之美。
切忌使用生僻的字入刻,用字要准确,养成逢字必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创作书体各种书体均可入刻,提倡创作书体的多样化。
现在的创作主体字大多是篆书,略显单调,鼓励多元发展,创作书体上可以发挥作者的长处,以最能体现作者书法水平的字体为佳。
六、开合与避让现代刻字,不是把字摆上去刻出来就是现代刻字了,而是需要编成组,需要考虑运用何种艺术语言和手段来突出主题,最大程度彰显主题。
比如虚实转换、开合避让等手法。
中国刻字发展到现在,强调以刀代笔塑造书法线条,借用雕塑语言与技法,体现书法的线条美和意境美。
同时,注重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虚实相间的空间艺术效果。
七、刀下留笔意书法下笔有由,刀法下刀有痕,直刀入刻为“凿”,斜刀入刻为“铲”,运用以凿铲为主、“切刀法”和“挑铲法”为辅的表现手法,开合有度,疏密有致。
以干净利落的写意刀法塑造书法的结构张力,亦如书法中信笔直书,表现力极强,真正做到了用刀的语言去塑造书法之美,给人们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八、色彩定乾坤内容形式决定色彩,有的内容直接带有色彩倾向,比如:计白当黑,落日熔金等,有的主题内容是中性的,那么颜色的冷暖色调均可,甚至有的陈旧木材可直接保持老木材的原色。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有时还运用擦搓点染、烟熏罩染、摹古做旧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作品古拙朴茂的意境。
但如今最新的刻字色彩取向是以简单明快为主,协调色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切忌大红大绿对比过于强烈枯燥的色彩,所以色彩的好坏决定作品的成败。
总之,刻从书出,书法是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鼓励大胆创新,倡导多元发展,跨界而不越界。
这门新兴的艺术门类经过几代人三十多年的辛勤努力,守正创新,砥砺前行,茁壮成长,并将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推向了历史新高,令人欣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
(文/李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