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时光博物馆#家里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年龄比我还大。
母亲说那是她的嫁妆!这是前几天回家时,我特意给拍的照片。
缝纫机整体看着还不错,试了试,除了机线有点老化,其它部位完全不影响使用。
这台缝纫机是母亲用了一年的工分,再加上舅母的少量贴补买到手的。
那时候母亲不到20岁,一天7个工分,常年不休息,工分年底分红后,也就有100多元。
来自网络母亲很小就没了父母,随着哥嫂生活,很早就知道勤俭节约和人情冷暖。
结婚前3个侄女和哥嫂的衣袜都是心灵手巧的母亲缝制。
她说,人口多了,缝制衣物真的很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当哥嫂问她结婚要啥时,她毫不犹豫说要缝纫机。
那是1966年,当干 部的哥嫂工资很低,又要养3个孩子和3个弟妹,家里没啥钱。
好在嫂子在供销社工作,买东西挺方便。
所以结婚前,母亲攒了一年的钱,加上哥嫂的赞助,把这台缝纫机带到了婆家。
一晃快60年了!我还记得母亲在缝纫机前熬夜做衣服的情景,那哒哒哒的踩踏板声好像还在耳边。
母亲曾教我用缝纫机,可惜我实在没那个细胞,手脚不协调,不是那个轮子倒着转,就是弄断缝纫机的针。
是真手笨啊!前几年,家里的被罩、床单,还都是母亲用这台缝纫机帮我缝制的。
到老,我也没学会。
好在现在服务行业发达,手笨不怕,有钱啥事都能办!母亲常说我,“你是赶上好年代了。
要搁过去,连缝纫机都不会用,一家子的衣服鞋袜可咋弄!”是嘞!赶上好时代啦!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