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之美,在于人文历史的积淀与传承。
如今的余杭发展日新月异而那些记忆里的老街市都随着时间的过往而被历史尘封今天小余儿为你带来一组老照片看看是否有你记忆中的模样?—塘栖—过去的水北老街(图/赵六余提供)如今的水北古镇(图/赵六余提供)过去的水北街,商铺并不多,大多是居民自住的老房子。
古镇景区开发后,绝大多数建筑被保留了下来,改造成了商铺,也带来了人气。
水北街于是成为了景区最热闹的地方。
1985年的丁山湖(摄/谢伟洪)如今的塘超小径在过去的丁山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那时候常见的景象。
现在的丁山湖上已经有了一条塘超小径,串联起塘栖与超山,也成了附近村民们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更多塘栖老照片丁山河,1980年12月,以前丁山河村民到塘栖古镇,划着小船走这条小路。
(摄/谢伟洪)京杭大运河,1982年1月,鱼虾鲜美,附近的村民喜欢在运河捕鱼。
(摄/谢伟洪)丁山湖,1984年12月,丁山湖土布在当地名气很大,土布做成的衣裤冬暖夏凉。
(摄/谢伟洪)京杭大运河塘栖段,1985年12月,水上甘蔗交易市场。
(摄/谢伟洪)市新街,1986年2月,这是第一代黑白电视机的外接天线。
(摄/谢伟洪)西石塘,1986年5月,四个姑娘骑着自行车在运河边玩。
(摄/谢伟洪)北小河,1987年1月,首家引进美国炸鸡炸鸭的店,在古镇塘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摄/谢伟洪)广济桥,1988年11月,把新买的西湖电视抬回家,让邻居羡慕羡慕。
(摄/谢伟洪)东小河,1989年5月,塘栖附近的农民在屋前屋后卖枇杷。
(摄/谢伟洪)塘南收购蚕茧,1995年7月,塘栖的清水丝绵跟种桑养蚕是分不开的。
(摄/谢伟洪)东小河,1997年2月,下午在家门口搓会麻将是当时老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
(摄/谢伟洪)翠紫河,1998年10月,放学了,家里大人还没下班,进不了家门的孩子只好在外面写作业了。
(摄/谢伟洪)水北街,2003年2月,今天是个好日子,水北街一户人家的姑娘出嫁了,邻里都来看个热闹。
(摄/谢伟洪)广济桥,2003年7月,太阳下山,在广济桥上吹吹运河风,比空调间舒服多了。
(摄/谢伟洪)—老余杭—上世纪30年代的通济桥如今的通济桥通济桥原本为一桥三孔,余杭不断发展,通济桥也改造一新,成为了两桥六孔。
1935年的余杭安乐塔如今的余杭安乐塔几十年过去,安乐塔一直矗立在山头,见证着余杭的发展。
更多老余杭老照片大夫第弄16号西侧古井。
(摄/王洪坤)大夫第弄边上小弄里儿子为父亲剃头。
(摄/王洪坤)观音弄边做甜酒酿老夫妻。
(摄/王洪坤)杨家弄围坐在一起烤火的居民。
(摄/王洪坤)直街上的箍桶店。
(摄/王洪坤)直街上棉布店。
(摄/王洪坤)—鸬鸟—上世纪70年代的人民文艺广场如今的雅城集镇入口人民文艺广场被历史尘封,如今鸬鸟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适宜休闲旅游的生态慢城。
更多鸬鸟老照片1945年,余杭县安和乡(现属鸬鸟镇)有40余名青年参军。
1973年,鸬鸟煤矿女爆破手下井前的英姿。
卓介庚/摄影—乔司—如今的永西小学前两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永西完小,简单的校舍为一代人提供了学习场地。
从陈旧的泥房瓦顶,到现在拥有现代化的优美校园,永西也在见证着余杭的发展。
更多乔司老照片20世纪70年代乔司络麻丰收—星桥—老星桥中学如今的星桥中学过去的星桥卫生院如今的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十年过去,星桥的学校、卫生院都有了新的模样。
更多星桥老照片星桥一条街大塞桥老饮食部旧居星桥小学乒乓台老大塞港上塘河星桥景这些老照片有你记忆中的模样吗?如果你还有更多珍藏的相片欢迎留言给小余儿告诉我们,你记忆中的余杭还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哦!往期阅读改革·家 | 他是电影《英雄》的幕后英雄!从木匠到斫琴大师,30余载光阴!有问必答!交通出行、居住环境…各类问题建议统统“余”我说!一位余杭人的“非洲奇缘”内容支持/塘栖镇、鸬鸟镇、乔司街道、星桥街道、余杭街道、区文联编辑/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