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是先入窑烧制成器,再在器物上施彩绘制。
彩绘陶不同于一般的陶器,一般的陶器装饰为胎装饰,彩绘陶属于器表装饰,只能以工具绘制,这要求制作者需要具有极高的智慧和一定的绘画技术。
本件彩绘陶锺为西汉时期文物,侈口,长颈,鼓腹,喇叭形高圈足,有盖,通体绘红彩,色泽鲜艳夺目。
器身彩绘由弦纹自上而下分出五个区域,各绘出“ S ”形纹、三角纹、云气纹等。
汉代陶器上的彩绘图案一般分为多层,每一层内容不尽相同。
锺原是盛酒器,但自西汉始,锺主要作为盛放粮食的容器被广泛使用,并有容量规定。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组五件西汉青瓷锺,器型由小至大,等量递增,亦表明当时的锺大小有不同的容量规定。
锺也作为随葬器在汉墓中大量出土,所见以彩绘陶锺、釉陶锺、青瓷锺为最多,一般都在锺上腹部装饰有狩猎纹、人物出行等图案。
这件彩绘陶锺在装饰上与众不同,十分独特,是研究汉代物质文化的一件难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