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见段〔1〕之有徒众也。
【注释】〔1〕 段,生于郑武公十七年,郑庄公得弟弟,郑武公儿子。
【译文】“克”是什么意思?能够意思?能够做什么?能够杀得意思。
为什么不说“杀”,因为段还有一些拥护的人。
段,郑伯弟也。
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2〕。
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
贱段而甚郑伯也。
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注释】〔2〕 目君,称为国君,目,称为。
【译文】段,是郑伯的弟弟。
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杀世子,同母弟弟,称为国君。
因为称他为国君,知道他是弟弟。
段,是弟弟,但是不称为弟弟。
是公子,但是不称为公子,这是在贬低他。
因为段丧失了做弟弟的道德。
贬低段并且更加责备郑伯。
为什么更加责备郑伯?责备他处心积虑,是段走上了被杀的路。
于鄢〔3〕,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
【注释】〔3〕 鄢:郑邑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
【译文】在鄢,说的是逃到了遥远的地方,好比像从他母亲的坏了抢过来杀掉孩子,更加责备了。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4〕之道也。
【注释】〔4〕 亲亲:亲,动词,对什么亲。
亲,名词,亲人。
【译文】然而作为郑伯,怎么做更合适呢?放缓去追杀逃跑的贼子,这才是对亲人亲善有爱的道义啊。
参考资料:《古文观止》世界书局《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古汉语词典》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国际版《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参考文章:读古文-郑伯克段于鄢